第470章 祭出杀手锏(1 / 1)

不不不,他看到只怕是其中一部分,只怕他们掌握更多。
朝堂上诸公乃至门阀世家,只怕遮羞的里衣都不保。
这一招绝杀,直接杀得谢震无话可说。
他都掌握不了这些辛秘,可一个遗落在民间的皇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将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关系都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记绝杀,充分的展现出了他背后所掌握的力量以及能力。
“殿下,老臣想知晓一件事,你背后可还有人支持?”
苏孝忠明白肃国公已然动摇,这是在确认他是不是别人手中的傀儡。
“有!”
肃国公眉头微不可察的一拧。
“宋音,这个名字肃国公应该很熟悉吧?这是我女儿。”
苏孝忠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我女儿与万三爷、南宫景之、衡佑怡都是过命的交情。”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着三个阶级。
商贾、世家、权贵。
肃国公不是蠢人,立马明白了苏孝忠的意思。
“其实,我女儿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待以后你便会明白,你们西北大军,乃至整个大雍所有的军队和百姓,都承了我女儿的情。”
这个以后,只有等到他坐上皇位,再无后顾之忧后,方可让世人知晓。
若提前让世人知晓,对苏音而言,不是福气,而是灾难。
“你所看到的这些资料,大部分出自我儿子之手。”
简简单单一句话,让肃国公再次震住。
这是一双怎样的儿女,能做到这个程度。
这一刻的肃国公明白了,他口中的有人是指谁。
有这么一双厉害的儿女,这个大雍必然后继有人,王朝才有盘活的希望,百姓才有一线生机。
肃国公读懂他要表达的意思。
苏孝忠审视着眼前的人,明白他的天枰开始往一方倾斜,但二十年的忠君,让他无法下定决心。
谢震坚守的信念便是保护百姓,守护大雍疆土。
眼前的人,就目前展露出来的东西,已然证明了,他比容贤帝更适合坐在皇位上,可容贤帝毕竟是先帝下诏继承的皇位,倘若自己跟着先皇子,那就等同于造反。
‘造反’这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受万世后代人唾弃。
这等于将谢家百年的清誉都搭进去。
苏孝忠心如明镜,现在能让谢震下定决心的就缺少最后一击。
“肃国公先不急着下决定,不妨先看一看这个,再做决定。”
苏孝忠将最后一击杀手锏祭出。
谢震带着疑惑的态度翻阅了苏音所写的内容,同时将他们找到的证据一一放到他的面前。
在看到苏音上面所写的内容后,已然震惊得无以言表,久久无法回神。
当年皇长子失踪,最大的受益者便是丽妃一脉,朝堂上的人私底下谁不猜疑是他们下的杀手,即便事后丽妃一脉全力找寻也好,还是对着宸皇后一脉的卑躬屈膝也好,都改变不了大家对他们的怀疑。
可怀疑有什么的用,没有任何证据。
当初先帝也疑心,也全力追查丽妃一党,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查来查去,都是昭示着这一场纯属意外。
可现在皇长子一脉居然查到了,且还拿到了证据。
不怪谢震会如此震惊。
没办法他现在面对的是四个挂逼!
经历过上一世毒打后的人,先帝再厉害,也比不过他们四个。
更何况他们所掌控的势力,以及所收集到线索都是先帝无法窥探到的,这就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上辈子吃苦吃出来的。
谢震看着一份崭新的抄录信件,以及一份陈年的旧信件。
“音音担心有变,只送出一封,还有更多关于丽妃一行人的勾当的证据,她那儿还有不少。”
谢震深吸一口气,声音似从牙缝内挤出,“荣国公真是好大的胆子。”
竟然能混淆皇室血脉,还敢与大戎国、前朝余孽勾结。
怪不得在容贤帝登基后,对大戎的态度如此摇摆不定,甚至可以说是步步退让,原来这背后还牵扯出这等龌龊之事。
他原本想请示容贤帝,追击大戎,以报屠城之耻。他还想着容贤帝必然会允许,不会再驳斥。
现在看来未必会如此。
这些年间他们无数次请示过,但无一例外都遭到拒绝,甚至他儿子擅作主张去袭杀大戎,获得胜利后,却遭到了容贤帝的申斥。
那时他只当以为容贤帝是顾忌着国力衰退,无力支撑战争,所以要求他们只守不攻。
可现在他才明白,只怕大戎与皇太后一党早就协议。
皇太后一党该死!
苏孝忠母子看到谢震的反应,心下已然明悟。
“国公爷,万一我给你看的证据是假的呢?”
他不提出质疑,反而苏孝忠自己主动提出质疑。
这一份坦然,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谢震面前。
谢震拱手,“不会!因为老臣也怀疑过,但那也仅仅只是怀疑。”
今日证实了他的猜测。
谢震突然起身,径自朝着苏孝忠跪下,行君臣之礼,“臣愿誓死效忠殿下。”
苏孝忠亲自将人扶起,“我与国公爷之愿相同,日后还需国公爷相助,让大雍再度重现祖辈们的盛世景象。”
临走前,苏孝忠同谢震说了一句话。
“过两日,国公爷会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想来会让国公爷所谋之事,事半功倍。”
谢震告辞后,一直琢磨着今日之事,以及临走前大殿下所言之事。
今日之事让谢震沉静、消化两日。
亲卫队长走进营帐,“大将军,南宫世家子弟,南宫景之前来拜会大将军。”
这个时间段拜会自己,让谢震一下子想到了那日大殿下的话。
“让他进来。”
南宫景之走进营帐,手中抱着一个木盒子。
“南宫景之见过肃国公。”
“免了。不知南宫贤侄到此地来所为何事?”
“小侄在知晓大戎屠我大雍三城,俘虏数万百姓到大戎。小侄心中不忿,苦心钻研一番,制造出一物,可帮大将军横扫大戎。”
好大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