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在丹麦哥本哈根,接受了许多记者的采访。
“采访的记者当中,就有从美国来的《纽约时报》的记者。
“他们在采访后不久,就给我送来了刊登有采访内容的那一天的报纸。
“而我刚好在那天报纸上,看到了卡耐基研究所附属威尔逊山天文台的一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表的一篇文章。
“哈博士在那篇文章当中,揭示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他对仙女座星云和其他星云当中的几颗造父变星,进行了很专业的测量和计算,得到的结论是这些星星距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远高出了银河系的半径。
“那么这个结果又说明了一点,也就是这些星云并不在银河系之内,而应该是银河系之外的独立恒星系统。
“也就是说,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应该比我们所处的银河系要大得多。
“我对他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很感兴趣,所以就给哈勃博士拍了一封电报,向他索要了具体的测量数据。
“这也就是如大家所见,现在正在幻灯片上显示的这些。”
陈慕武说到做到,他并没有利用哈勃,而是真的帮他把实验观测的结果,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了出来。
他在颁奖典礼现场公布了这个结果之后,在座的观众议论纷纷。
虽然基本上没有几个天文专业的人在现场,但在许多人心里,一直都以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现在突然听陈慕武说,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系存在,这令他们感到很新奇。
陈慕武指了指幻灯片上的数据,继续说道“哈勃博士一共给我发来了十七组星云的数据,全部都罗列在了这里。
“提起这些我们之前称之为‘星云’的旋转星系,我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十几年前,美国另外一位天文学家,洛厄尔天文台的维斯托·斯里弗,同样对这些星系进行过观测。
“斯里弗先生观测的并不是这些星系离我们的距离,而是观测到除了少数几个星系之外,大部分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地球而去。
“经过十多年的观测,他在1917年,已经给出了二十多个星系离我们而去的退行速度,这些数据我也已经从资料中翻了出来,罗列在另外一张幻灯片上。”
陈慕武点手示意工作人员帮他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哈勃博士观测到的十七个星系中,其中有十四个都在斯里弗先生的数据当中出现了。
“于是我闲着无聊,就把这两组数据中出现的相同星系,做了一次连线。
“然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这些星系的移动速度,基本上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换言之,也就是说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它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
“这种现象表明,我们的宇宙其实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膨胀当中。”
如果说刚才在指出银河系之外还有其他星系的时候,人们只是有些好奇的话。
那么当现在陈慕武说出他的这个观点之后,终于让在场的观众产生了一些震撼。
因为这完全推翻了自古以来人们所建立的宇宙静态且无限的朴素的宇宙观。
陈慕武没给大家震惊的时间
“诸位,诸位,请稍安勿躁。主办方只给了我二十分钟的演讲时间,所以请等我说完之后,大家再开始讨论,多谢。
“现在让我们回到演讲刚开始时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让哈雷很疑惑的那一点,天为什么会黑?””
“时间有限,我只列举其中一点原因。
“现在,这些数据已经无可辩驳地表明,我们的宇宙正在不断膨胀。
“也就是说,遥远的恒星正在不断远离我们,他们发出来的光,也会不断向波长更长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所说的红移。
“请注意,这种红移并不是多普勒红移,而是正是因为宇宙在膨胀。
“而我们人类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短的有限,只能看到大约在四百到七百七十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
“那些遥远星系发出来的光,在千辛万苦抵达了地球之后,早就因为红移,变成了我们看不见的红外线,甚至是波长更长的微波。
“所以在太阳落山之后的夜晚,我们才会觉得头顶的天空漆黑一片。
“说不定,我们以后或许能检测到这些从宇宙深处传播而来的红外线和微波。
“到那时,就更能说明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这个现象了。
“所以我才会说,爱因斯坦博士为了限制宇宙维持在恒定静止不变状态,在引力场方程中引入的那个宇宙常数项,或许在之后的某个时间,我们会给这个宇宙常数找到其他的合理猜测或解释。
“但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宇宙常数是可以完全不必存在的。
“这或许也不能算是爱因斯坦博士犯的一个错误,只能说是,他受了人类一直以来的错误的宇宙观的影响,所以才做出来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虽然陈慕武讲得都是天文学知识,但是里面涉及到的物理和数学计算并不复杂。
玻尔现在才明白,陈慕武确实和爱因斯坦进行了宣战,只不过他们厮杀的战场,不是在微观的量子力学,而是在宏大无边的宇宙当中,是在广义相对论上展开了争论。
虽然看热闹不嫌事大,但玻尔还是觉得等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一定要从中调和一下陈慕武爱因斯坦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能让他们两个人就此反目成仇。
揭示了宇宙正在膨胀这个结论之后,站在发言台上的陈慕武,并没有停止演讲的意思。
他继续说着自己的暴论“既然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那么我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在此时此刻,开始回溯整个宇宙的过程,那么又会发现什么事?
“随着时间向之前不断倒退,我们的宇宙尺度应该是在越来越小的,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时间倒退到了某一个特定的时刻,或许整个宇宙也就萎缩成为了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
“这也就是说整个时间倒退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个时刻之前,没有宇宙,也没有时间。
“这个点是宇宙的原点,而这个时刻也是整个时间的原点。
“在我的国家,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没有天也没有地,所有东西都凝聚在一起,像一枚鸡蛋一样。
“鸡蛋中沉睡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名叫盘古氏。
“盘古氏在某一天突然间睁开了眼,他摸到手边的一把斧头,从鸡蛋里面把整个鸡蛋劈成了一分为二。
“鸡蛋中轻的部分逐渐上升,成为了天,而剩下的重的部分则逐渐下降,成为了地。
“天每天都增加一丈,地每天都下沉一丈。
“盘古氏怕某一天,天和地再次合二为一,所以他就头顶的天脚踩着地,天地之间距离越来越远,他的身高也就跟着越来越长。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盘古氏开天辟地’,虽然只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但我觉得这和通过宇宙膨胀而倒推出来的宇宙起源十分相似。
“所以我把宇宙从一个质量无限大而体积无限小的点,变成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样子的过程,称之为‘盘古氏过程’,而他从那个点开始向宇宙转变的那一时刻,就叫它‘盘古氏时间’。”
大爆炸这个词多难听,而且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一些血腥暴力的场景。
而相比之下,盘古氏时间这个词就可爱的多了,不是吗?
陈慕武还真是无时无刻没忘记自己文化输出的使命。
“我的获奖演讲就到这里,感谢诸位的耐心聆听,也再次感谢诺贝尔奖委员会,把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我本人。”
陈慕武向四周的观众鞠躬致了几个意,然后就离开了市政厅的舞台。
他本人虽然云淡风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场上的观众心里却正在历经着不亚于一场八点零级地震的震撼。
陈慕武说宇宙是不断膨胀的也就罢了,他现在居然又说时间有尽头!
这个观点的神学意味可就太浓郁了。
现在谁还有心思继续聆听下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埃因托芬的演讲?
大家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没有立刻离席,就是对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大的尊重了。
只有记者席上的记者们不管不顾,陈慕武果然没有欺骗他们,确实发表了一篇惊世骇俗的获奖感言。
于是这些记者们纷纷离开了座位,为的就是能把这条新闻第一时间向世界各地传播出去。
……
《亨利·金博尔·哈德利的新歌剧〈旧巴黎之夜〉在纽约大都会剧院首演》
《财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致信鲍德温首相,劝阻加强新加坡殖民地之防御,认为大不列颠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和地球另一端的本开战》
《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囯物理学家陈慕武获得物理学奖,荷兰医生埃因托芬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爱因斯坦博士更聪明的人,宣布爱因斯坦犯了个错误?》
《谁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陈还是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