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风流才子(1 / 2)

“老梁……你是不是早就知道?”</P>

电话里,姜思榭的语气里满是质问,江淮省文旅局已然发布了十首诗,无一例外全都是蒲潼的手笔。</P>

第一首诗出现的时候,他们还想着再观望观望,结果后面一首又一首往外冒,他们实在坐不住了啊!</P>

这要是再观望,蒲潼被别的组织抢走了怎么办。</P>

姜思榭可是听说了,歌词散文协会对蒲潼的兴趣也不小,他当时随手发出来那部《信客》,在散文领域的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P>

结果他们诗词协会的几人一打听才知道,当时负责给江淮省文旅局审稿的,正是作为金陵大学教授的梁湛。</P>

“你这老家伙,明明知道蒲潼一次性写了那么多首诗,为什么当时一言不发?”</P>

要是《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出来时,他们早点行动,也不至于跟现在一样被动。</P>

等到蒲潼一次性发十多首诗,他们再去,不仅没有诚意,还显得他们很势利眼……</P>

“我怎么说?”电话那头的梁湛闻言有点生气了,“在坐的各位哪个不是大学教授,还有的文人气节还是要有的,人家文旅局请我过去审核古诗词,我能泄密?”</P>

文人墨客,最看重一个信字,谁又愿意为了这种事抛弃掉自己的文人风骨?</P>

其他几人顿时面露难色,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种事落到他们头上,估计也不会说出来。</P>

“再说了,我当时不是暗示过你们了吗?”</P>

梁湛当时都表示过,拉拢蒲潼这事刻不容缓,结果其他几个老登就是自视甚高不肯行动,现在怪到他头上了?</P>

“咳咳,这件事确实不能怪老梁,只能说我们还是低估蒲潼的能力了,一次性拿出十三首经典古诗词,这种事谁又能想得到?”</P>

尽管身为老资历的他们并不想承认自己不如蒲潼这个年轻人,但是现在,这是不争的事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