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陈帝心结(1 / 2)

金枝菜叶 宝瓶斋 1566 字 9个月前

清瑜顺顺当当的把自己在襄阳发生的故事讲完。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不过当着这么多重要人物的面娓娓道来,心底还是有些不自信,生怕自己的措辞有什么漏洞。

听完这经过的姚贵妃与嘉王夫妻都一时没有说话。王妃司徒长宁有些自豪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一想到她小小年纪,竟然在那样艰危的局势下能够支持到今天,心里既是心疼又是骄傲。嘉王陈洪恺看着殿上垂眉顺眼的清瑜,心中暗叹,怎么这孩子偏偏是个女儿不是儿子,否则就她的一番经历,可说是与那梁国神童襄王周景渊一时瑜亮,自己这个父亲脸上更是有光。说不定更由此得了父皇的青眼,连带自己也跟着得宠起来。再想到自己这些皇弟们都有了子嗣,独自个还一个儿子都没有,陈洪恺又不禁怅然。

姚贵妃向来是后宫贤德表率,她的思维里就没有女孩子出去独当一面的,故而对清瑜的经历虽有些惊讶,但心中还是有些不喜。不过转念想到,一来这孩子失散后举目无亲,想办法求生也是逼不得已。二来,清瑜年纪还小,将来可以慢慢教导不迟。这才首先打破沉默,问清瑜道:“这倒是一番奇遇,你遇到的几位恩人,现在何处?救命大恩,不可轻慢。我们要好好报答才是。”

清瑜想到还曾与周景渊约定通过姿生堂书信来往,况且她也记挂杨氏夫妻,便欲在贵妃娘娘面前求了此事。想了想,便轻言细语回答道:“回祖母的话,我那恩人杨氏夫妻如今仍在襄阳开脂粉铺子。我回陈国前,曾与他们叙别。知道他们夫妻是土生土长的梁国人,不愿远离故土。我想日后有机会送些礼物过去,平常通通书信,互致惦念,也不枉他们两位在风尘中救助我一场。还请祖母成全!”

姚贵妃点头道:“这不是什么大事,尤其是听你说那位杨娘子待你如母,正是贤淑善良的典范。你本该记住这份恩情的。”

清瑜忙感激道:“多谢祖母。”又想到一直发愁邓厚将来的安排,心中有些犹豫要不要提。转念想到母亲提醒过进宫不可多言,此事还是求了父王再说,毕竟,关系到邓厚的前途,不是在宫里求个恩典赏赐就能解决的。

见清瑜不再说话,姚贵妃想起还有一事,稍稍犹豫片刻便转过话头,忽然说道:“我这辈子就只在成都城里待过,头先你们夫妻刚回来时,跟我说了汴京城里的见闻。想那里是梁国国都,与成都虽各有千秋,到底不分上下。那襄阳我素闻是商贾云集,鱼龙混杂之地,不过到底是道听途说。瑜儿你在襄阳待的日子不短,依你看,襄阳如何呢?”

嘉王夫妻听了心中顿时一紧。因襄阳从前是陈国属地,当今圣上登基之后,有心努力经营,把襄阳作为陈国跳出巴蜀腹地的一块跳板,图谋中原大事。结果终究是势不如人,被梁国软硬兼施,利诱逼迫之下,才万般无奈将襄阳卖掉。此事是梁国皇帝一大功绩,却同时是陈国国主一大耻辱。故而别说是在陈国皇宫,就是在成都官商富贵之家,襄阳都是话题中的禁忌,寻常人更是避之不及。如今在这后宫第一殿里听到最接近陈国皇帝的贵妃娘娘突然问起,嘉王夫妻怎能不心惊呢?

清瑜发现父母脸上的脸色都不好看,稍微一琢磨,心中已经有了明悟。只是祖母问都问了,自己该怎么回答?若照实说襄阳好,那是在给皇帝爷爷伤口上撒盐,给陈国皇族脸上闪一记闪亮的耳光。倘若违心说襄阳不好,那更是欺君。陈国那么埋伏了那么多探子在襄阳,襄阳的繁盛富庶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清瑜顿时犹如被架在火上烤一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嘉王妃司徒长宁顾不得了,忙开口道:“瑜儿你这孩子,娘娘问你话呢,还不回答?娘娘不过是没出过成都,好奇罢了。还真能听你说那里好就信了?”

清瑜想到母亲嘱咐过,童真一些无妨。忙回答道:“回祖母的话,您真把瑜儿难倒了。从前在汴京的时候,我就从没出过府,也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样子。如今刚回成都,也没来得及看父王母妃口中极其夸赞的国都是什么景象。祖母这一问,我还真不知该怎么比较。想来襄阳就跟我们达州差不多吧。五皇叔接我进达州城的时候,我看达州街头的商人也很多很多……”

嘉王夫妻闻言暗嘘了一口气。清瑜这番回答打擦边球倒是刚刚好,谁也没法挑理。她毕竟才这么大,既没那个见识,也没那个眼界去比较。

姚贵妃对这话题并不感兴趣。见清瑜脸上果然有些疲惫之色,便温和笑道:“说得也是。你这孩子一路上也辛苦得很。祖母今日也有些乏了。陛下现如今忙于政事,你今日先跟你父母回去歇息,改天再来谢恩。到时候我们祖孙再细话家常吧。”

既然贵妃娘娘如此说,嘉王夫妻忙带着清瑜拜谢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