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婆媳看着来跟小草身边络绎不绝的人群,眼馋极了。可无论她们怎么吆喝,她们粗制劣造的卤菜已经在码头工们中间传开了,喊得嗓子都冒烟了,依然没有再卖掉一份,只好灰溜溜的离开了。
以后,即使她们的卤菜弄得可以入口了,依然没有人愿意光顾她们的生意。生意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诚信,那么就再难挽回了。
几次下来,婆媳俩不但没赚到钱,反而把本钱都赔了进去。卤制猪头和猪下水,又那么费劲,婆媳俩都不是干活的料。渐渐的,也就熄了卖卤菜赚钱的心思。
三月里,本应是天气回暖,百花齐放的好时节。今年的三月初,却迎来了一场寒流,正应了“春寒料峭”这个词。
好在小草一家的新棉被柳氏和小莲已经抽空套好了,以前的旧被子,拆开的棉花重新弹过之后,用新的被里被面套好了,当做褥子代替稻草扑在炕上。而松松软软套了新棉花的被子,缝了四床。
小草盖上暖和松软的被子时,幸福地叹了口气,在炕上滚了滚,不舍得起来。柳氏和小莲看着她直乐。
寒流来时,余海就赶着驴车去镇上,给两个儿子都送了一套新棉衣。虽然是不值钱的粗布做的,胜在里面的棉花是新的,保暖性可不是以前的破袄子能比得上的。
小草和小莲也穿上了蓝底红花的新夹袄,晚饭后挤在爹娘的炕上。一家人担忧地看着外面,余海叹了口气,道:“只怕晚上要下桃花雪……”
小莲问了句:“爹,啥叫桃花雪啊?”
柳氏耐心地给她讲解节气的变化,又背了一首农谚:三月里,三月三,杏花桃花开满山。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梅子长上来。桃花开,杏花败,柿子开花杏下来。 三月里,桃花雪,各样果子收不多。
最后总结了一句:“今儿这场雪一下,只怕今年村里那几户种了果子的村民,要头疼了……”
小莲看着窗外的菜园,不无担忧地道:“那……我们家种的菜,会不会受影响。我瞧着,没几天就能采收了,要是冻着了,可就前功尽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