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营陵县城中,张玄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径直来到了街角处的钱庄。</P>
之前兑换的银子花得差不多了,张玄又拿出那个不完整的金元宝。让伙计用剪刀铰下一块,拿小戥子称了。</P>
伙计眯着眼看了看戥子上的星星,又拿算盘敲打了几下,最后拿毛笔在账本上记上。</P>
抬头望向张玄,</P>
“客官,统共铰下了七两八钱金子,合银六十四两三钱,另加三十五个铜板。</P>
伙计把剩下的金元宝递给张玄,又称了或零或整的几两银子和一些铜钱,放在张玄面前。</P>
“客官您收好。”</P>
张玄大概数了数,应当没错,就收了起来。</P>
“钱货两清,客官慢走。”</P>
“小伙计倒是挺机灵。”</P>
张玄夸了一句,就带着银子和铜钱走出了钱庄,往庆应楼的方向去了。</P>
虽然距离上次前来没多久,但站在雕梁画栋的庆应楼前,张玄还是忍不住有一种故友相遇的感觉。</P>
张玄刚踏进庆应楼的大门,正在门口招呼的伙计就认出了他。</P>
“张仙长,您来了。还是楼上那张桌子?都给您留着呢。”</P>
庆应楼是张玄穿越来此后吃的第一家馆子,而且格外对他的口味。</P>
特别是店里的一道槐花糕,更是令他解了不少思乡之苦,所以隔三差五都要来一次庆应楼打打牙祭。</P>
再加上张玄本来就一身修道人打扮,气质更是清新脱俗,令人望之就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店中伙计隔着老远都能一眼认出他。</P>
张玄看着伙计笑了笑,</P>
“甚好,前方带路。”</P>
“好嘞~~~~~”</P>
拖着一声特有的职业性音调,伙计把张玄引到二楼那张熟悉的桌子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