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风(2 / 2)

剑来 烽火戏诸侯 3215 字 10个月前

陈平安赶紧笑道:“你说你说。”<r />

<r />

小姑娘还没开始讲道理,就先为自己做铺垫伏笔找退路了,“我可能说得比较乱,小师叔你如果觉得不对,听听就好啊,不许笑话我。”<r />

<r />

陈平安摇头道:“我在船上能跟那么大岁数的老人讲道理,为什么你就不可以?你只管说,小师叔用心听着呢。”<r />

<r />

李槐撇撇嘴,拎着那只彩绘木偶胡乱挥动,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说说说,说话吵架从来不疼,打架才疼。”<r />

<r />

小姑娘先讲了三个说法,有点类似夫子讲学的开明宗义,提纲挈领,“我要讲仁义道德,乡俗规矩,王朝律法。”<r />

<r />

李槐立即有些头疼了,把心思放在那个精美绝伦的彩绘木偶上,想着哪天它能活过来跟自己聊天解闷就好了。<r />

<r />

林守一笑了笑,单手托着腮帮,望向站在溪边的李宝瓶。<r />

<r />

唯独陈平安竖起耳朵,用心听讲。<r />

<r />

小时候经常去学塾那边的墙脚根,偷听齐先生说书,让人草鞋少年始终有些怀念。<r />

<r />

“分别对应君子贤人,市井百姓,违禁坏人。”<r />

<r />

“君子贤人,读书多了之后,懂了更多道理,但是要切记一点,就像我大哥所说的,道德一物,太高太虚了,终究是不能律人的,只能律己!又故而立身需正,身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r />

<r />

“除此之外,一旦独善其身了,若想兼济天下,教化百姓,大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像我们先生这样在学塾收弟子、传道授业。”<r />

<r />

“一般的市井百姓,只需遵守乡俗规矩即可。”<r />

<r />

“而王朝律法,专门针对违反乱纪,就是用来约束坏人的一条准绳,而且是最低的那根绳子,也是我们儒家礼仪里最低的‘规矩’。”<r />

<r />

陈平安虽然用心听,可觉得话都听得懂,可言语中的道理,始终没有成为自己的道理。<r />

<r />

难怪阿良说要多读书啊。<r />

<r />

林守一不知何时已经正襟危坐的,皱眉道:“那是法家。”<r />

<r />

李宝瓶面对三人,斩钉截铁道:“法必从儒来!”<r />

<r />

林守一愕然。<r />

<r />

李宝瓶看到心不在焉的李槐,气不打一处来,轻喝道:“李槐!”<r />

<r />

李槐仿佛回到了乡塾蒙学的岁月,被齐先生在课堂上一次次温声点名,本能答道:“到!”<r />

<r />

结果发现齐先生已经换成了经常揍自己的李宝瓶后,李槐悻悻然,觉得挺丢人现眼的,便继续低头摆弄木偶。<r />

<r />

李宝瓶不理睬李槐,继续说道:“各有各的规矩,相安无事,世道清明,天下太平!君王垂拱而治!从而圣人死大盗止!”<r />

<r />

林守一又开口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道家的说法吧……”<r />

<r />

李宝瓶眼神熠熠,大声道:“一法通万法通,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必然是一致的!”<r />

<r />

她好像记起了什么,在三人之前缓缓而行,“我在学塾最后一堂课,是先生单独跟我说起‘天经地义’四字,经义是我儒家立教之根本……”<r />

<r />

李槐终于开口道:“先生没跟我们讲这个啊。林守一,你呢?”<r />

<r />

林守一摇摇头。<r />

<r />

红棉袄小姑娘双臂环胸,气愤道:“你们一个先生讲道理不爱听,一个先生讲了东西不爱问,难道非要先生把他的学问塞进你们脑袋里去啊?”<r />

<r />

<r />

<r />

李槐嬉皮笑脸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先生那么大学问,分我一点都够用一辈子啦。这样省心省力,还能少走弯路。”<r />

<r />

林守一自言自语道:“一法通万法通……若真是如此,确实需要自己找到那个一。阿良说的求精深而弃驳杂,也能对上了。”<r />

<r />

被李槐这么一打岔,李宝瓶像是又想到了别处,遇到了瓶颈,小姑娘有些难为情,对陈平安说道:“小师叔,我再想想啊,又有问题跑出来难住我了。”<r />

<r />

陈平安微笑着抬手伸出大拇指。<r />

<r />

小姑娘雀跃道:“讲得不坏?”<r />

<r />

陈平安没有收回大拇指,大声道:“很好!”<r />

<r />

四人并不知道,原本暗中守护在不远处的那尊阴神,如同一个从油锅里爬出来的可怜人,浑身剧颤。<r />

<r />

但是福祸相依。<r />

<r />

这尊阴神先是漫不经心听着那些稚嫩的“讲学”,然后就是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境遇,心神摇荡,魂魄分离,与修为高低成正比的一身浑厚阴秽之气,如同被一阵阵强劲罡风如刀削去,阴神一开始还不信这个邪,始终不愿后退一步,到最后实在是经受不住,一退再退,竟是退了数十里才略微好转,阴神不愿就此作罢,顶着那股无形的罡风浩然气,一步步前行,如一叶扁舟在江水滔滔之中,逆流而上。<r />

<r />

相传这座天下九大洲,儒家七十二书院里的那些正人君子,胸中一点浩然气,天地千里快哉风。<r />

<r />

与此同时,在这片山岭人迹罕至的百里之外,有一座辉煌如王侯宅邸的地方,一位身形曼妙却脸色雪白的红衣女子,本想点燃一盏白纸灯笼高高挂起,可是灯火点燃一次,就自行熄灭一次。<r />

<r />

这让她脸色变得有些狰狞。<r />

<r />

整栋恢弘宅邸,鬼蜮横行,阴风大振。<r />

<r />

她丢弃手中灯笼,缓缓升空,最终悬停在比屋檐更高的地方,环顾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