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很了解董卓,如果董卓打心底的不愿意做某件事,那么无论被别人说的如何有理,董卓都不会同意的,这一次放弃天子,提前准备进入诸侯乱世争霸的时代的建议,本就是石破天惊之举,可与目前董卓所期盼的“唯吾独尊”之状态根本不符合。</P>
“该如何是好呢?”如果此番董卓不同意这事,以他对董卓的了解,恐怕将来董卓会不待见自己,别问为什么,董卓就是这么一个刻薄寡义、喜怒无常之人。</P>
贾诩正处理完后勤事项,回营途中见到李儒一个人站在那里满是忧愁,好奇之下迎上前去,抱拳道:“文忧,何事如此烦恼,不妨说与我听听。”</P>
李儒一怔,抬头便见贾诩站在一侧,回礼道:“文若啊,我正忧愁眼前这般局面呢。”</P>
贾诩是个人精,他一见李儒欲言又止,恐怕是董太师拒绝了李儒的策略,故而如此长吁短叹,“恐怕此策略事关相国前途大业,不妨套一套话?”</P>
贾诩拍了拍李儒的肩膀,小声说道:“文忧兄,若是信得过我,不妨与我说说何事烦恼,我虽不是什么计谋过人之辈,但总来也不是意气用事的莽夫,兴许能够探讨探讨。”</P>
李儒一听本想拒绝,但是突然回想贾诩也是颇有智慧之人,或许可以参考一二,便拉着贾诩的手,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与兄台说这事,切勿与他人讲,毕竟太师也在斟酌之中,传出去后恐引发军士慌乱。”</P>
见到李儒一脸严肃的表情,贾诩微微一怔,暗叹果然想的不错,这里李儒不觉得贾诩有多厉害,那是因为贾诩这人向来低调,不喜欢强出头,别人不问他就不说,或者不到危急时刻他绝对不会轻易出策。</P>
“文忧兄啊,你还信不过我,若不是我能力有限,我真恨不得一把火烧退联合军。”</P>
“那好,随我来。”</P>
贾诩被李儒请到了营帐里,面对面坐下,李儒为贾诩斟了杯酒,说道:“这几日联合军压境,兵马众多,来势汹汹,且战且进,虽然汜水关无恙,但险象环生,如今虎牢关被攻破也是时间问题,纵然太师英明,奉先武勇,可奈何贼兵势大,这并不是想当然便能退兵的。”</P>
贾诩点头捋胡须,眼中满是认同,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联合军真的死命狂攻,那绝对不会挤在一个虎牢关下叫战了,而是并分三路,从东西南三路围攻而至,那个时候洛阳兵马只能疲于奔命,就算没有被攻下,假以时日也会越发疲倦,损耗增加,而联合军众却有增无减,物资不断,最后的结果就是坐以待毙,被活活耗死,兵卒反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P>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P>
如今联合军就是按着这一条在循序渐进,早晚会耗到董卓分崩离析,自取灭亡为止。</P>
除非是有奇策,不然只能等联合军内讧,但是眼下联合军虽然勾心斗角可以预料,但是只要董太师不出现溃败的情况,他们就算是不愿出力而使得董太师迁都远离第一线战场,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战火一定会烧到眼前,这是躲不掉的,联合军现在解散也会在不久后继续各自领军前来找茬。</P>
那个时候就是一句话总结:忙于应付,疲于奔命。</P>
“确实,虽然诸侯尚无动作,但眼下已是情势危急,若无奇策,全身而退难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