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P>
因陶行简和楚刈去办差,便通知了冯紫英回来护驾。</P>
又赶上曹谕打算两日后,正月十二,便要启程回金陵,进来跟太上、太后辞行,谁知竟遇到这样大的事情。</P>
昭明帝索性留下他两个,低低商议起太极和大明两宫的宿卫来。</P>
曹谕十分赞同昭明帝打算启用恪谨和敦诚两位闲散亲王的设想,屈指细数他两家的孩子:</P>
“二位王爷都还年轻,四十出头而已。</P>
“恪谨王爷家口简单,唯有忠勤公一个儿子,日后跑不了爵位也是他的。鸿昌郡主跟她这位哥哥,听说感情也极好。</P>
“敦诚王爷后院便热闹多了。</P>
“如今膝下除了乐成公这位嫡长子之外,还有三个庶出的小儿子。</P>
“我们当年一处玩闹时也见过,照臣看来,这三位小爷读书也都寻常。</P>
“听说前些年还有过一位庶女,险些也封了郡主的,后来夭折,才罢了。</P>
“所以相较而言,敦诚亲王应当更需要恩荫。”</P>
昭明帝颔首:“你记性倒好。”</P>
“既是如此,敦诚亲王心里其实应当极想立功的。陛下不妨如了他的意。”曹谕轻声地出着主意。</P>
昭明帝不言不语不动作,但双眼微眯,遥遥看向窗外。</P>
冯紫英在旁边一个字都不吭。</P>
他现在发现了,自己就是个只配出力气的棒槌。这些弯弯绕花花肠子,他是天生的就不会啊!</P>
正在此时,外头来报:“二位王爷到了。”</P>
昭明帝:“宣。”</P>
待二人进来,就见昭明帝板着脸,令曹、冯两个:“滚出去!”</P>
曹、冯两个一脸惶恐,躬身拱手疾步退出。</P>
敦诚、恪谨在来的路上便听说了昨夜的事,也都急得脑门上冒汗,进门行了礼,便忙问:“二圣如何?”</P>
昭明帝叹了口气:“太上不服老,非要自己熬了半宿,今晨寅末便又起来要问罪太极宫众臣。</P>
“好在被朕劝住了。如今领侍卫内大臣他们都在殿中省暂住,太上头晕,回了甘露殿睡了。</P>
“太后这边虽然伤心程姑姑之死,却还好,有昭庆、鸿昌、义敏陪伴开解,此刻也服了药歇下了。”</P>
敦诚擦了一把汗,跟着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P>
昭明帝瞪他一眼:“这是人祸,你念佛有什么用?”</P>
两人顿时色变。</P>
昭明帝便轻声将事情的内情一一说出来,并无半分隐瞒,一脸焦头烂额地自己揉着额角:</P>
“朕倒想亲自问这个案子。但毕竟七牵八扯的,并非一日之内便能完功毕役的。</P>
“匡如和紫英都年轻,又是外臣,这内宫的事情,也不好让他们插手……”</P>
敦诚和恪谨两人对视一眼。</P>
这话都递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接茬,那就是故意推诿了。以昭明帝的性子,也许明面儿上不说什么,但暗地里肯定是要记上一笔的。</P>
“陛下,您看臣如何?”敦诚陪笑着往前走了半步,“臣自幼也是在太上身边长大的,也有孝心,只是这些年河清海晏的,臣才惫懒。</P>
“如今太极宫有事,那便是咱们司徒家有事。臣这亲王俸总不能白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