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愉王府不平也得平了。</P>
一念及此,黛玉忽然想到昭明帝要在三天后杀掉的那第一批“逆贼”,忍不住看了一眼陶行简。</P>
然后才小声直接问道:“荣国府,都哪位跟着西宁世子他们一起……上路?”</P>
昭明帝摆了摆手:“君无戏言。”</P>
嗯!?</P>
哪句不是戏言?</P>
黛玉有些迷茫。</P>
恰好外头莲心茶送来了,陶行简连忙给昭明帝端到手边,然后才轻声给黛玉解释:</P>
“陛下老早就跟贾家那位二公子说过,看在义敏县主救驾太后的面上,放他和贾府女眷回原籍。</P>
“如今虽然外头的乱子是贾府旧兵符惹祸。但毕竟贾府十几年前便把旧兵符交给了西宁王。</P>
“这次外头的事儿,也跟贾家并没有直接关系。</P>
“贾家的那几个爷们儿,该论什么罪论什么罪。</P>
“谋逆一案,倒没他们。”</P>
说到这里,顿了顿,陶行简偷眼看看正在面无表情小口抿那苦得人心里发绿的莲心茶;</P>
然后才带了一丝惋惜地告诉黛玉,“太子薨逝,太上怒极,本就无处发作。</P>
“偏贾氏贵妃娘娘没躲机灵,让太上惦记上了。</P>
“此次的事,贾府虽然蒙在鼓里,可王子腾却是略知一二的。</P>
“贾贵妃既是贾府的大小姐,也是王家的外甥女。</P>
“何况早年间,贾贵妃听她舅舅、她娘的话,甚至多过贾府老太君。</P>
“对着太子的尸身,太上要杀人,谁也拦不住……”</P>
陶行简叹息。</P>
黛玉已经听愣了,半晌才艰难地找回自己的声音:“义敏其实一直都不大入得了太上的眼……</P>
“想必这回也,也没逃过被问罪了?”</P>
“是。”陶行简看着昭明帝喜怒不辨地还在喝莲心茶,索性把后头的事情替他主子转述给了黛玉:</P>
“太上一辈子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其实是不大愿意跟大家绕圈子的。</P>
“所以赐死贾贵妃之后,立即便命将县主也带了来问话。</P>
“三两句便翻了脸,要把义敏县主赐了毒酒!</P>
“还是太后拦住了,说自己身边没有得用的孩子。</P>
“然后抢着做主,令义敏县主不许回京,也不许回原籍。只能留在行宫的小佛堂里,抄经祈福。”</P>
阿弥陀佛!</P>
黛玉感动得险些真的合掌念佛念出声来!</P>
顿一顿,又露出个真切的笑:“这是应当的!明儿我也打算抄百卷经书,为太子再入轮回攒些功德,好换买路钱。”</P>
她说话的声音终于轻快了三分。</P>
然而瞬间又低沉下去,轻声问:“那太子妃呢?她与义敏一路过去只怕还同处一车了。</P>
“此刻不要难受坏了?”</P>
“是,是疯了。”昭明帝漫不经心地点点头,“太子临去时,特意请了我的话。</P>
“他说他这妻子沉不住气,若替他守下去,怕是反而会毁了她。</P>
“所以他让朕考虑一下,是不是能一年半载的,便让她悄悄‘病逝’,放她离开皇家。”</P>
昭明帝把空了的莲心茶碗放回了陶行简面前,声音冷淡:“可太子妃自己看不上这体面。</P>
“当天夜里,她便殉了。</P>
“害得朕,没过两个时辰,便失信于太子,失信于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