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师傅,洪先生,关于这个萧毅的情况基本如此。此人让我大清军队颜面扫地,本王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但是此人狡猾凶残,手下兵将又极其悍勇,数次大败,已经使军中将士出现畏战的情绪。对次,本王也是无可奈何。既然两位受王兄之命前来襄助本王,那么一定会为本王想出制敌妙计,本王当洗耳恭听。”多铎将萧毅的情况给二人介绍了一下,然后大剌剌的说出了这些话。话中看似请教洪范二人,但是语气中却根本听不出来一丝尊敬的语气。
范文程对于多铎的跋扈的语气虽然心中不快,但是也只能当没有听出来。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是不愿意来江南协助多铎的。多铎仗着自己是多尔衮的亲弟弟,飞扬跋扈,经常欺辱范文程,甚至有一次还将他的妻子给从府中掠走了。后来在多尔衮的训斥下才将妻子还给范文程,对于多铎也只是处罚了一千两银子,夺其十五个牛录而已。
对此,范文程虽然内心愤恨,但是却毫无办法。他已经将自己和满清这架战车永远的绑在了一起,根本不可能脱离了。除过死心塌地的继续效忠满清,他已经无处可去。他知道,若是自己脱离满清,落到大明手中,将会死的很惨很惨。所以他别无选择。
听到多铎说那个新崛起的明朝定北侯竟然打的八旗军队都产生了畏战情绪,范文程很是有些吃惊。这个萧毅的军队竟然实力如此强横,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厉害。所以,对于多铎的话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思索了起来。
洪承畴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也不错,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爱戴。松山兵败,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朝野大哗,御祭始罢。
降清后,皇太极虽然对他优渥有加,但是始终却是存了防范之心。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执政后才对洪承畴格外倚重,任命为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当然,洪承畴也没有辜负多尔衮的期望,为满清占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双手沾满了抗清的明朝仁人志士的鲜血。就算如此,在死后也是被乾隆皇帝列入了《贰臣传》,遗臭万年。只是不知洪承畴若是在下面知道这件事的话,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
明清两朝的重用,使洪承畴始终有着一股优越感。对于多铎言语中的无礼,他心中不快,自然表现在了脸上,于是一言不发,冷眼旁观起来。
多铎嘴上虽然客气些,但是心中还是瞧不上这些反复无常的汉人降臣的。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大清的走狗而已,自己已经对他们够客气的。在他看来,这些汉人不见得有什么本事,都是靠嘴皮子蛊惑王兄,征服天下真正的还是需要八旗的精兵悍将。不过既然王兄派他们来了,那不妨就将眼前的这个难题甩给他们,看他们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范文程思索半响后终于道:“王爷,依奴才所见,那萧毅虽猛,但是其手中兵力不过两万左右,而其中骑兵众多。江南地形水网密布,再加上雨水渐多,很多低洼之处必成菏泽。骑兵战力必定大为削弱。王爷若是能集中兵力,将滁州团团围住。待城中粮秣耗尽,再大举攻城,必可一战而竟其功。滁州一下,扬州史可法也是独木难支,破城之日也是指日可待。扬州一下,那南京便已是王爷的囊中之物了。”
多铎虽然看不起范文程,但是对他的话却也是听进去了,笑着反问道:“那萧毅用兵素来狡诈,我军粮草大炮等辎重屡次被他所劫。万一这次他又故技重施,本王又当如何?”
“以往辎重被劫,都是因为大军主力和辎重队分开而行。这次若是进剿滁州,王爷只需带辎重队同行,那就不需要担心辎重再次被劫了。”范文程道。
多铎还没有说话,一直冷眼旁观的洪承畴却开口了。他虽然也降了清朝,但是却从心底鄙视范文程。在他看来自己是已经为大明尽到了责任在无奈之下才投降的。而范文程这个小秀才却是因为自己在大明不得志才去降清的。结果虽然一样,但是性质却是大不一样的。再加上多尔衮更加的器重自己,有些疏远范文程。所以他就更加的瞧不上范文程了。此时听了范文程的一番谋划,心中不以为然,所以才开口说话。
“王爷,臣以为宪斗之言不可取。若是直接派大军围困滁州,不仅耗日持久,而且战果难以预料。即使大军攻下滁州,那也会损失惨重,对于江南形势颇为不利。所以,臣以为宪斗之计乃是本末倒置,万不可取。”
多铎本来挺赞同范文程的计策,但是听到洪承畴反对,便问道:“那洪先生有什么妙计?”
洪承畴的话可谓说的是非常的不客气,但是范文程听了却面色未变,只是看了他一眼道:“在下愿闻洪大人高见。”
洪承畴也不客气,指着案上的地图傲然道:“王爷请看,现在伪明在江北的重镇只有扬州和滁州两座城池。然而滁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又非南下攻击南京之必备之路。所以对滁州臣以为只需要派一支精兵牵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