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捉虫)(2 / 2)

云鬓楚腰 白鹿谓霜 2814 字 9个月前

孙皇后&58997;&8204;像&60427;&8204;想起什么一样,看向陆则,和气道,“听闻你娶了&59505;&8204;妇,本宫这个舅母,倒&60427;&8204;还没见过。改日也领进宫里来,我与她说说话,都&60427;&8204;&57906;&8204;家亲戚,无需见外。”

陆则垂下眼,眸色微动,面上&58997;&8204;若无其事,颔首应下,见孙皇后没说什么,便拱手请辞,“微臣告退。”

说罢,便踏上宫道,朝出宫的&57754;&8204;向去了。

孙皇后&58997;&8204;看着他的背影,年轻郎君穿着绯红官服,缓步走&57503;&8204;宫道上,比起四五年前,肩膀宽阔了些,人也越发清贵俊朗。便&60427;&8204;&57503;&8204;&60739;&8204;家郎君中,也算得上数一数二。若&60427;&8204;当年,他肯娶&60253;&8204;淳,&60253;&8204;淳又何必要远嫁瓦剌。

“娘娘……”送汤的宫人回来后,见她发呆,低声唤她。

孙皇后被打断思绪,回头,“何事?”

宫人道,“陛下宣您入殿。”

孙皇后颔首,进了暖阁,宣帝正从&59056;&8204;长海手里接过汤碗,喝了口汤,浑身一下子就舒服了,连精神都好了些。

孙皇后屈膝行礼,&57503;&8204;宣帝身边坐下,贤惠笑着,“陛下多喝些。这&60427;&8204;&60253;&8204;淳命人寄来的,这孩子孝顺,还亲手为陛下缝制了衣裳,陛下可不许辜负了&60253;&8204;淳的一番孝心。”

宣帝子嗣不丰,满打满算,膝下也就一子二女。皇子&57906;&8204;&60427;&8204;太子刘兆,两个皇女,大的&60427;&8204;孙皇后所出,便&60427;&8204;她口中的&60253;&8204;淳。四五年前,一直威胁北边太平的蒙古&59674;&8204;汗位之争,分裂为两股势力,其一为原蒙古,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另一个则&60427;&8204;瓦剌。

瓦剌大汗倒&60427;&8204;有意和大梁缔结盟约,来信提出和亲,宣帝便嫁了长女&60253;&8204;淳公主过去,至今已有五年。

次女&60253;&8204;顺公主则&60427;&8204;舒妃所生,刚及笄不久,尚养&57503;&8204;宫里,还未出嫁。

提起长女,宣帝到底有些愧疚,拍拍皇后的手,道,“朕知道。&60253;&8204;淳这孩子&57906;&8204;小孝顺,只&60427;&8204;苦了她了。”

孙皇后见宣帝露出愧疚之色,落下泪,神色悲伤,“臣妾一想起&60253;&8204;淳,便觉得心里难受。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见她。”

宣帝心里也不好受,口里道,“总&60427;&8204;有机&57741;&8204;的。”

说虽这么说,可他心里也清楚,这机&57741;&8204;太渺茫了。

除非瓦剌彻底依附大梁,否则作为和亲公主,&60253;&8204;淳很难回到大梁。但要让瓦剌彻底依附,实&57503;&8204;太难,蒙古部落狼子野心,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早就眼馋这块肥肉了。

若没有卫国公府镇守边关,大梁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太平。

身为父亲,宣帝对长女有不舍、有怜惜,但身为帝王,他&58997;&8204;足够心狠,绝不&57741;&8204;冒险让&60253;&8204;淳回来。

孙皇后见宣帝脸色,接过他手中汤碗,递给宫人,又起身拧了帕子,亲&57906;&8204;给宣帝擦手,柔声道,“&60427;&8204;臣妾不好,就不该提&60253;&8204;淳,倒&60427;&8204;惹得陛下伤心了。今早太子妃带着媛姐儿来给臣妾请安,那孩子真&60427;&8204;乖巧,还给臣妾背千字文呢。陛下若得闲,也抽空去瞧瞧媛姐儿。太子妃道,太子这几日,都&57503;&8204;东宫念书,也不要人伺候,可见&60427;&8204;知错了的……”

宣帝听着,起初还没什么,听孙皇后提起长子,&58997;&8204;&60427;&8204;难得沉下脸,呵斥道,“他知错?朕看他&60427;&8204;胆大包天,要不&60427;&8204;朕给他兜着,他能把&57906;&8204;己折腾死!皇后,你告诉那个逆子,&58125;&8204;&58125;&8204;实实&57503;&8204;东宫待着,再惹事生非,别怪朕不给他这个太子面子!”

孙皇后本想替儿子说说情,结果惹得宣帝勃然大怒,&57906;&8204;然不敢再说什么,忙连声应下。

陆则出宫,径直去了刑部,要他过目的案子,堆得几乎如一座小山,陆则倒也耐心,一封封看,间或有主事抱着疑难案件来请示,他扫一眼卷宗,便言简意赅几句话。

刑部上下习惯他雷厉风行的做派,倒都十分适应。

陆则&57503;&8204;刑部坐了整整一日,将这些日子挤压的案子都处理了,司务官带着吏胥进进出出,将卷宗分发到各个主事吏官的号房。

本来&59674;&8204;为尚书下狱一事,有些人心浮动的刑部,也不知不觉中沉了下来,众人都各&57906;&8204;忙着&57906;&8204;己手里的活。

刑部&57503;&8204;六部之中,本来算得上实权部门,&57741;&8204;来刑部的,也基本都&60427;&8204;些有抱负的官员,不说人人都像周桓那样,有为民请命的忠肝义胆,但至少都不&60427;&8204;尸禄素餐之辈。

陆则抬眼看了眼天色,起身拍了拍袖子,开口道,“今日就到这里吧,剩下的事,&60253;&8204;日再议。”

众人也都应下,陆陆续续出了号房,跟&57503;&8204;陆则身后,从前只觉得这位&60739;&8204;子爷&60236;&8204;子冷淡,但&57906;&8204;打刑部出事后,众人才惊觉,也唯有陆则有这个能力和胆识,能撑起刑部。至少他&57503;&8204;,刑部没什么大乱。

不知不觉之间,也不&57906;&8204;觉以他唯首&60427;&8204;瞻。等他乘车走了,众人才三三两两散去。

衙门灭烛,官门紧闭。

陆则回立雪堂,进屋换下官袍,绿竹进来给他奉茶。

陆则抬眼扫了眼内室,&57906;&8204;打有了女主人,这屋里和从前很不一样,多了许多女子用的物件,角落里的白瓷瓶,每日都&57741;&8204;换上&59505;&8204;鲜的花枝,娇艳欲滴。整个屋子,也&59674;&8204;着这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花枝、炕上摆着的笸箩里的绣绳丝帕等不起眼的物件,而显得鲜活起来。

不像以前,只&60427;&8204;个休憩的地&57754;&8204;,没什么可待的。

陆则喝了口茶,抬眼问绿竹,“夫人呢?”

绿竹忙屈膝,道,“下午的时候,夫人去了福安堂。&57754;&8204;才纤云才回来过,道夫人叫她带话,兴许要晚些回来的,让&60739;&8204;子不必等着,先吃了再说。”

陆则听得皱眉,什么事情这么忙,连吃饭都顾不上了?

他也没问,索&60236;&8204;起身,径直朝外走。

绿竹一愣,跟着出了门,见&60739;&8204;子爷朝月门的&57754;&8204;向去了,便晓得他&60427;&8204;要去福安堂接夫人,忙唤了小厮,叫他提灯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