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圣是一个人来的,有点单独汇报工作的意思。
“老板,神鸟县官方,还是希望您能出席一下‘首届农博会’,帮着站一下台。”孙运圣吞吞吐吐地说。
李东文问:“这个农博会,什么时间举办?”
孙运圣:“本来是定在6月份的,后来上报到州里,州里说,6月份青黄不接的,能有啥成果,改到国庆了,还能和旅游节一起办,增加人气。”
李东文:“现在才6月份,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
孙运圣并没有立刻离开,憋了半天,才开口:“县里想求您一幅字,给农博会题个词……”
这个任务,是由李葵传达的,是县里两位大书记的主意。早就传说李老板的字写的不错,只在茶叶罐上见到了,没几个人现场见到李东文挥毫泼墨。
这两位书记,也是附庸风雅之人,尤其是李振坤,自命一手行楷写的不错,就越发想见识一下李大老板的墨宝了。
李东文一听是这事,“简单,哪天我回神鸟了,写给他们。”
三天之后,李东文带领原班人马回到了通远。关于养蚕纺丝的事情,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
原来的通远纺织厂被桃花仙公司收购之后,人员基本没啥变化,业务也没啥起色,主要还是收羊毛,纺毛线。
厂长是个女的,孙晓琰,县林业局局长孙志林的妹妹。小县城就这样,到处都是裙带关系,全县才三十几万人。
养蚕纺丝的事情,自然落到了纺织厂的头上。
养蚕和纺丝,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孙晓琰决定,养蚕的事情她亲自来抓,纺丝的事情,交给了一位负责技术的副厂长郭丕夷。
郭丕夷负责的部分相对简单直接,考察几个同行,购置两条生产线,然后培训一批技术工人,学会使用机器设备,就算齐活了。
纺丝,有个成语,抽丝剥茧。
华夏人几千年前就会纺丝了,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纺丝已经机械化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把蚕丝纺织成丝绸,又是另一套技术设备,也需要采购,技术工人也需要培养。
郭丕夷是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学的就是纺织机械,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县纺织厂,一干就是八年。
国营大企业,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郭丕夷毕业时也想留在大城市,但时机不凑巧,赶上了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要服从国家统一安排,不服从分配的话,就要自谋职业了。
郭丕夷是农村出来的,没啥过硬的社会关系,就只能服从分配了,好歹是国营企业,在当时也是铁饭碗一枚。
郭丕夷也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要不然也不能当上副厂长。
然而肯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通远县纺织厂还是处于倒闭边缘,如果不是被桃花仙收购了,恐怕已经倒闭了。
县里的企业,破产倒闭也是要排队的,就像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一样,不能一窝蜂地上,否则市场消化不良,要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