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酒桌上的言行滴水不漏,方翰民没有让同桌的几位代表得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他们自然有些遗憾,但方翰民的谨慎,为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P>
......</P>
下午两点多,方翰民正在审阅二车间深度技改项目工作总结报告,见总工程师老夏推门进来,他赶忙起身相迎,“夏总,你怎么来了?你打个电话,我去你那里多好?”</P>
老夏摆了摆手,“又不是多远,我来你这里是一样的。”</P>
方翰民把老夏让到自己的椅子上,他跑到桌子对面的长条椅坐下,“夏总,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P>
“有这么一件事,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制药行业的科技杂志当主编,他今天上午跟我打电话,想跟咱们约稿。”</P>
“约稿?那就在全厂找几个喜欢写论文的技术人员,弄几篇稿件,投给你朋友单位的杂志吧。”</P>
老夏急忙澄清,“他给我打电话,不是为了普通约稿,而是点名要二车间的加氢还原新工艺方面的论文。”</P>
方翰民基本猜到老夏找他的目的了,但他却很纳闷,二车间的加氢还原新工艺投产时间不长,身在外省的老夏那位朋友和那家杂志社,是怎么知道红星制药厂的情况呢?</P>
看见方翰民疑惑的神情,老夏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在方翰民刚提出加氢还原技术构想的时候,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工艺技术,老夏便向他那位制药科技杂志社的主编朋友打电话询问,结果一无所获,但却引起了那位主编的重视。</P>
过了两三个月,杂志社那位主编朋友反过来给老夏打电话,询问项目进展,老夏也没隐瞒,他告诉对方,已经完成小试。</P>
从此以后,每隔十天半个月,那位主编都要给老夏打电话了解情况,直到加氢还原新工艺在二车间成功投产。</P>
当时人们的技术保密意识普遍很差,好在对方只是制药科技杂志社,而非同行竞争对手,否则,老夏的行为涉嫌技术泄密。</P>
听完老夏的解释,方翰民心里释然了许多,“夏总,既然朋友向你约稿,你就针对该项目写几篇论文吧,我这里各种资料和数据很全,你可以拿去随便引用。”</P>
“那可不行!我来找你可不是这个意思。”</P>
老夏虽然在思维方面有些保守,讲究正统,但他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自己对加氢还原技术都没有任何贡献,如果引用方翰民提供的资料和数据,以自己的名义在杂志上发表加氢还原技术的论文,即使方翰民没有异议,也是不合适的。</P>
按照老夏的意思,他希望方翰民或其团队,就加氢还原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写几篇论文,投给他朋友那家杂志社。</P>
这既不是请求,也不是任务,老夏完全以商量的口气跟方翰民谈这件事,方翰民可以应承下来,也可以不答应。不过,这件事对扩大红星制药厂和方翰民本人在全行业的影响力,倒是很有帮助。</P>
穿越者是牛津大学制药科学博士和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项目主管,对写科技论文早就驾轻就熟,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要不要征得袁厂长的同意?</P>
稍作权衡后,方翰民答应为杂志社撰稿,老夏让他那位主编朋友直接跟方翰民联系。</P>
当天,方翰民抽空向袁厂长做了汇报,老袁听后很高兴,“人家主动约稿?这是好事呀!对扩大红星制药厂和你在业界的知名度都有好处。”</P>
“袁厂长,加氢还原新工艺项目,你也费了不少心血,我想在论文署名时,把你的名字排在前面,事先向你请示一下。”</P>
话音刚落,老袁立即表示反对,“坚决不可!工作全都是你带着一帮人做的,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名字要是出现在论文上,会被人笑话。”</P>
“我们做的具体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你的领导下进行的,而且得到了你的帮助和支持,我觉得署上你的名字,也属合情合理。”穿越者原本不懂这些,几年来,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也学的越来越圆滑了!</P>
“翰民,你想多了。如果非要说我在其中起了领导作用,给了你们支持和帮助,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之事,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是红星制药厂厂长,这些工作跟技术工作无关,不能成为在论文上署名的理由。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事情不能那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