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一黑袍之人,复归此室,手持烛台,步履沉稳,步入其间,似有疑忌之色,欲细察室内有无遗漏之物。徐阶心怀忐忑,忧惧交加,恐为其所察觉,然环顾周遭,壁立千仞,坚不可摧,已无处可匿其身形,唯有屏息静气,凝神以观事变之如何。
黑袍之人行至案前,目光如炬,扫视案上密函,竟无所觉,旋而又转身欲离去。
徐阶见状,心怀稍安,正欲伸手取函,忽闻门外步履急促,似有数人匆匆而至,他心中大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深知此时若不速离此地,必为其所获,遂急中生智,悄然匿身于案下,以密函覆身,犹如龟藏壳中,期能掩其踪迹,避其锋芒。
须臾,黑袍人蜂拥而入,纷纷环顾室内,似在搜寻遗漏之迹。徐阶匿身于案下,大气不敢喘,唯愿能躲过此劫。黑袍人搜寻无果,复又低声交谈,言辞间似有不满之意,为首者沉声道:“此事干系重大,万不可有丝毫纰漏,尔等须得再行细查。”言罢,众人纷纷点头,欲再行搜寻。
徐阶心中焦急万分,知此时若再不行动,必为其所获。正欲冒险而出,忽闻室外传来一阵喧嚣之声,黑袍人神色一变,纷纷向外张望。
但见一身影匆匆而来,口称有紧急事务相告,黑袍人闻此,急忙迎上前去,将其引入室内。
其人入门,神色慌张,急声道:“大事不妙,府外有朝廷鹰犬窥探,恐是徐阶那厮已察觉我等行踪,速速撤离此地,迟恐不及!”
黑袍人闻此,皆大惊失色,纷纷望向为首者,欲待其示下。为首者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沉声道:“事已至此,不可恋战,速速收拾细软,撤离此地,另寻他处藏身。”
言罢,黑袍人纷纷行动起来,收拾桌上密信,熄灭室内油灯,动作迅疾而有序。
徐阶匿身于案下,心中惊骇交加,深知此时若被发现,必难脱身,然他亦知此刻不宜轻举妄动,唯有静待其变,觅得脱身之机。
黑袍人收拾停当,纷纷向门外走去,徐阶心中愈发紧张,目光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脱身的机会。忽而,他见一黑袍人行至案前,似欲检查案下是否藏有遗漏之物,徐阶心中一惊,急忙屏住呼吸,身体紧贴地面,生怕被其发现。
幸而,那黑袍人只是匆匆一瞥,并未细看,便转身离去。
徐阶见状,心中稍安,然亦知此时不宜久留,遂于黑袍人尽数离去之后,悄然从案下爬出,欲趁夜色逃离此地,他蹑手蹑脚地行至门边,轻轻推开门闩,向外张望,但见月色朦胧,夜色深沉,四周一片寂静,唯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荒凉之感。徐阶心中暗自盘算,决定趁此机会,悄然离开古寺,返回府邸,再图后计,他小心翼翼地走出密室,沿着原路返回,心中警惕万分,生怕被黑袍人察觉,行至寺外,他见四周守卫已尽数撤离,心知此乃天赐良机,遂加快脚步,向城郊之外奔去。
夜色如墨,月隐星藏,徐阶疾步于荒野小径,心忧后患,步履不敢稍停。回首古寺,但见灯火阑珊,人影渐渺,心知已脱险境,然忧惧之心犹自难平,沿途草木丛生,风声鹤唳,皆疑为敌踪,心中惕惕,时或驻足倾听,唯恐黑袍人复来,行至半途,忽闻前方有潺潺水声,徐阶心中一动,循声而至,但见一流溪潺潺,水清石见,月色映照之下,波光粼粼,宛若银带。
徐阶行至溪边,俯身掬水而饮,顿觉神清气爽,心中稍安,复又以水净面,拭去面上尘土,更显神清气朗,继而,徐阶整饬衣裳,振臂前行,心念及府邸安危,步履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