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将祖大弼(1 / 2)

汉明 八无和尚 1026 字 11个月前

散秩内大臣为清廷武散职,虽是虚衔,但品阶很高,为二品衔。

清廷设侍卫处,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再下就是散秩内大臣,人员数量不定。

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都是满族担任,而散秩内大臣满汉都有,但也是汉八旗中人担任。

这有点象沈致远所担任的銮仪使,性质一样。

吴争在得到宋安送来的这个情报后,心里“格登”一下。

吴争知道祖大弼、祖大寿二人,他们与袁崇焕手下总兵茅元仪这些人,应该说是这个时代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一批武将了。

几乎从二十年前开始,祖大弼、祖大寿就与后金不断交战,当时后金还没有火器,祖大弼等人就已经以火器御敌了。

所以,就算如今火枪更新换代,可原理还是一样的,与这样的人交战,火器最优势的震慑力几乎不存在,因为他们才是使用火枪的“鼻祖”。

吴争不由得为蒋全义,和泰州卫将士担心起来。

事实上,就在吴争担心之时,蒋全义已经遇到难题——打不动!

所以,蒋全义请求十六磅火炮支援,这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请求,部署在杭州府周边的第一军重炮团,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北调?

就算吴争答应,没有十天半月,恐怕也到不了啊,何况还要将重炮运送过江。

而吴争在坐立不安之下,随即下令北上,继续将指挥部前移至宝应。

他这是打算亲自指挥之场战役了。

……。

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多尔衮在发觉玩阴谋对吴争无效之后,迅速调整了策略。

那就是玩自己的长项——用兵!

也是,怎能扬短避长呢?

多尔衮这次的部署,甚至连身边刚林、祁充格两个“哼哈二将”都难窥全豹,不是多尔衮不信任他们了,而是多尔衮的策略,几乎是没有策略。

也就是说,打一场随机应变之仗。

但这次,多尔衮抵兖州,亲自指挥。

不是他的身子骨好了,恰恰相反,是更弱了。

正因为更弱了,多尔衮明白,必须打胜这仗,这样才可以妥善安排身后事。

之所以将徐州八万大军拱手交给野心颇大的阿济格,这也是一种妥协的策略,以徐州大军换取阿济格对自己有限的、短暂的支持,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能从容打完这场,很可能是自己此生的最后一仗。

也就是说,多尔衮的凭仗、杀着,并非是徐州八万大军。

多尔衮怎么可能将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凭仗、杀着,交给阿济格呢?

事实上,阿济格在多尔衮心里,充其量就是一个障眼法,用来迷惑吴争。

吴争,在多尔衮的心里,已经上升到了毕生之敌的高度。

已经需要多尔衮冒着死在半途的凶险,南下亲自指挥这场决定黄河南岸、半壁江山归属的战役了。

去往兖州的路上,多尔衮在心中感慨,英雄迟暮,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