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昭刚回到了永寿宫,就看到了门口的竹息。</P>
“贵妃娘娘,太后娘娘有请。”</P>
竹息看到冯若昭,恭敬的走上来说道。</P>
冯若昭又上了轿辇,“既然太后娘娘召见本宫,那就不要耽搁,竹息姑姑,走吧。”</P>
秋嬷嬷跟了上来给如意使了一个眼色,如意就退回了永寿宫。</P>
冯若昭走进寿康宫。</P>
太后半躺在床上。</P>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金安。”</P>
太后面容慈和的把冯若昭喊起来。</P>
“哀家身子不好,如今只能躺在床上跟你说话了。”</P>
“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可请了太医?”冯若昭面色担忧,开口问竹息。</P>
随后又说。</P>
“太后娘娘可要万万保重身体,永嘉日日念叨着您呢,想来一会儿就会来看您了。”</P>
竹息还没说话,太后就笑着开口了。</P>
“永嘉那孩子有孝心,哀家最心喜。”</P>
“哀家这也是老毛病了,不太打紧。”</P>
说着说着太后就叹了一口气转头盯着冯若昭。</P>
“哀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后宫和睦,你如今已经是贵妃了,应当以身作则。”</P>
“你明白吗?”</P>
冯若昭带着恭敬‘核善’的笑意。</P>
“臣妾自然明白,可如今臣妾也不过是个贵妃,这以身作则之事应当由后宫之主的皇后来,臣妾怎敢越俎代庖。”</P>
太后还是那副笑容。</P>
“皇后也是三病无五灾的,哀家也体谅她的身体,华妃为人你也是明白的,其他妃子都没有你位高稳重,只要你在,这后宫总能平和下来。”</P>
冯若昭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P>
“太后娘娘谬赞了,如今后宫之中不安宁,想来也有一定的缘由,太后娘娘放心,臣妾虽然管不了别人,管得了自己。”</P>
太后拉起冯若昭的手拍了拍,“哀家就知道这后宫之中只有你最为稳重。”</P>
“说起来哀家也没有见过弘暄,哪日你把他抱着来,哀家看一看他。”</P>
“是,臣妾遵旨。”</P>
太后咳了两声,冯若昭走上去给她拍拍后背。</P>
“太后娘娘,臣妾看还是禀告皇上,让皇上来看看您吧,虽然是老毛病但也总有新治法不是。”</P>
太后欣慰地看向她。</P>
“哀家也确实好几日没见到皇上了。”</P>
冯若昭看向秋嬷嬷,“让人快去请皇上。”</P>
看着秋嬷嬷走出去,太后说。</P>
“哀家就知道你孝顺。”</P>
“贵妃啊,如今后宫之中,除了皇后,唯有你最为尊贵,子嗣宠爱地位家世样样不缺,有些事也应该放一放,毕竟,烈火烹油也不是好事。”</P>
冯若昭嘴角微微上扬。</P>
“太后娘娘,臣妾能有现在也不容易,烈火烹油说不上,毕竟我也是多灾多难,两次怀胎,两次不顺,这次还险些丢了命。”</P>
“每每想起那日的惊险,臣妾都忍不住垂泪。”</P>
“不过太后的话臣妾记下了。”</P>
太后额头的纹路慢慢舒缓。</P>
“哀家就知道贵妃最懂事,怪不得皇上宠你。”</P>
“竹息,把先帝赐给哀家的点翠头面拿过来。”</P>
过了一会儿,竹息捧了一顶华丽异常的点翠头冠出来。</P>
太后带着怀念的笑摸了摸,“这是本宫封妃之时,先帝赏赐哀家的,已经是老物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