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冬夜的星星(2 / 2)

纯原乡 暗墟之渊 1561 字 2个月前

像我高中时候不少诗也是在坐几个小时的车途中写的,如“行程”“自由旅行”“当”“沿途印象”“无话沟通”,这几首时隔多年我还是相当喜欢。

我很喜欢在靠车窗的座位上,插着有线耳机,静静享受走马观花的感觉,虽然车窗外景色单调且匆匆,但对于上高中的孩子来说,放了假,坐在客车上那种感觉别提多自由了,灵感想不来都难。

所以,以后还是多走走,在路上边走边创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屋里杂念就太多了,首先狭小的空间很难引发联想,其次老是想吃点零食喝点饮料,桌子乱了忍不住收拾下,脚冷了穿上袜子,坐累了想躺会,忽然想蹲坑拿纸去,刷会抖音看会腿忽然想登网站了之类的,欲望太多很难进入状态。

万物季节这一章还有个特点,就是没有写的那么苦情,感情上比较知足纯朴,这也是照顾下身边人的阅读体验,毕竟孤独也好愤怒也好都是自己一个人的情绪,没必要整天发牢骚,大家的内心都受过伤,也想吃点热乎的哪怕是鸡汤,所以我这样写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心里还存在温暖的一面,不必担心我。

所以里面有一首“芦苇”,是比较能代表我内心真实状态的一首。

“极夜”完成于下了中班后的深夜,十二点半到一点半左右那个时间段吧,耳机顺序播放着名为“流行音乐钢琴曲(纯音乐)”的歌单,然后静静地在手机上写出来的。

用手机写,终究比起手写来说,少了份创作的虔诚,但我时间也有限,用手机还方便修改些,另外,打字习惯了其实也不比手写慢,只是少了那种文字缓缓滑过笔尖的用心。

不得不说,“极夜”写完之后,我就觉得这是首超常发挥的浪漫美文,属于那种让人一看就很舒服很治愈的东西,情感表达也刚刚好,那句“微笑常常忘记了去向,思念早就超越了值得”,反正我自己是被稍微感动了下,毕竟是自己写的,倒也不至于惊为天人暗想老子太牛逼了之类的。

毕竟,这只是首抒情诗,我真正觉得好的,还得是那种具有人文关怀,或者强烈思想性和个人意志自由表达的东西,创作嘛,既要理解大众,也要超越大众,审美不能固化。

其实这一句,微笑本来写的是眼泪,但我眼泪写的太多了,可别到最后和孤独一样滥用成灾了,所以克制住了,换成了微笑,换完后发现效果似乎更好些。

这句话比较奇妙的是自带一种感人至深的浪漫情怀,实际上我写的时候思绪正在发散中,没有想太多,那时候我更多是困在个人的情感漩涡中。这句话语气勉强算是温暖,实际上代表的感情依然是非常苦涩的,只是用这种语气很好的掩盖住了。

微笑常常忘记了去向,那是因为身边无人可以倾诉,一个人娱乐,笑的时候也只有自己听见,而思念为什么能超越值得呢?

其实“思念”这个词,在我的诗里,属于一种很宏大很高尚的感情,并不是只用于男女,也可以用于理想、时光等等。

简单理解的话,就是,我爱你,并不一定要你有所回应,而是是我想证明自己拥有爱的勇气,所以这种爱是很干净的,也很孤寂,这是一种别人尊重但不会赞同的信仰。

喜欢就去搞到手不就行了?一些人会这样说,但是,不一样的。如果精神上无法互相认同,那样还是孤独些好。

“极夜”写完,困得不行立马睡觉,睡醒后又写出了“棋友”,其实这不是首诗,而是用文言文的手法虚构出的一篇记叙文,也算是我非常难得的一次尝试,实际上“棋友”才是里面我最满意的一篇,因为它写出了世间最难得最纯粹的友情。

想起朋友来了,就去登门看看,也不必带什么礼物,陪伴本就是最无价最暖心的事情,和自小相熟的人聊聊废话,喝点酒,散着步聊聊生活,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种藏在平淡中的快乐。

后面的“平安”和“至味”写的都是亲情,“捣衣”写的是古代捣衣的女子,灵感来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总的来说,这一章我写的很舒服,很放松,也很满意,从诗名就可以看出来了,什么顽石、秋水、芦苇啥的都是用的比较贴合生活的、有很大叙述空间的东西。

放松一些,话别说太慢,把感情收敛七分,用风景代替思念,这样的话,才更像是在写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