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闹别扭,然后她把我删了。”</P>
“新朋友还是老朋友?”</P>
“大学以后认识的,算是网友,毕竟不在一个学校,是个女生,说话不好哄,这让我越发确定了,以后不能谈恋爱。”</P>
“这,网友啊,不能太认真吧。”</P>
“毕竟那时候投入了很多精力现在不大好忘记[捂脸]现在我和她互相不理对方,想理也没办法了,都被删了,但是我也厌倦了那种对话,总是我在付出感情,她在敷衍。这也不是谈恋爱,所以我也不至于太难受,算了[Emm]”</P>
“这不至于是网恋吧,你可别。”</P>
……</P>
“谈恋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我要把青春倾注在创作上。”</P>
“这是你说的,我得留下证据。”</P>
“你上次也说过,截图我也有。”</P>
截图内容如下:</P>
“我觉得孤独终老也挺好。”</P>
“都孤独了,怎么可能好。”</P>
“单身一直爽,一直单身一直爽。”</P>
“难得达成共识,要不比比看谁单到最后?”</P>
“比就比。”</P>
然后我默默地截屏了。</P>
2021年1月27日。</P>
图片,略。</P>
“现任。”</P>
这两个字配上那张照片,顿时让我有些无语。</P>
我已经麻木了,忘记了自己陪伴她这么久是为了什么,我和她早已不在一个学校,只是偶尔聊天,下五子棋,还帮她写东西,但是她根本不会把自己放在心上,我心里完全清楚,但是——</P>
不爱我就拉倒,反正我只是爱情里的废材,类似的心情,歌里写了太多,也唱了太多。</P>
还是跟别人聊天快活,起码没有利用,起码有话题,我也不用假装快乐,把难过藏在心里。</P>
但是,别人也是有对象的,这让我一度怀疑世界上只有自己是狗,而且很奇怪的一件事是,一旦有了对象就不能和别的异性正常聊天吗,这都什么年代了?</P>
……</P>
2020年11月4日。</P>
“你能帮着写个作文吗?别人叫我帮他写,我现在忙得很……”(这是另一个同学)</P>
“怎么最近找我写东西的人这么多?”</P>
我的内心当时应该很想说一句妈了巴子之类的,帮同学免费做贡献就算了,在容忍范围之内,问题是自己好像成了工具人,默默付出不说,还要成全别人的美名,我是傻子吗?</P>
“我要收你同学的稿费。”</P>
“我们之间都是同学嘛,就不要……”</P>
以下内容不想回忆了。</P>
“我是一个传统文学爱好者,喜欢看的书都很古朴,伟大的书籍不胜枚举,我最喜欢的作者,他叫余秋雨。</P>
或许有的人并不熟悉他,但是有一本书大家或许都听说过,或者在书店看见过,书名叫《文化苦旅》,而在我家的书橱上,就有着一本泛黄的《余秋雨文集》。</P>
虽然很明显看出是盗版,但是在好几年前,那段文化相对匮乏的岁月,我却喜欢翻弄各种家里的书籍,从中获得想象的灵感。</P>
那时候,偶然看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是晦涩难懂,只是匆匆看了几眼,没想到过了两三年,当我重新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文化魅力,和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远超常人的追求和境界。</P>
余秋雨的难得之处在于,他真正拥有自己的风格,并且把文学典故和个人感悟、山水风光、古今结合、中外对比,注重理性,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并且以自己独特的笔触描写出来,形成了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型文学体裁,他的文字非常耐读,而且极具美感和诗意,里面的元素很多,不是单一的抒情或者刻画。</P>
余秋雨那个年代的人,往往都很好学,而且他同时期的人都喜欢读书,余秋雨之所以能够写出《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是因为他很博学,并且有着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P>
他本是一个大学教授,有着稳定的工作,可是,在上个世纪末,做出了一个决定,众所周知,《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P>
他走过这些地方,时常冒着危险,日子也多是颠簸,他通过自己的真切观察,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P>
依我看来,如今的中国,创作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称得上作家的人,他们往往会有很高的使命感和觉悟,他们会用心写作,用作品指导当下人的困惑,点亮他们的生活。</P>
传统文学,不会就此消沉,而是等待着人们在某一天醒悟,去探索、去追求更理性的人生,这也是我之所以爱余秋雨和他的文学的原因。”</P>
——</P>
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人写东西,除非是自愿。</P>
接下来是最后一段聊天记录,有趣多了,所以我多写一点。</P>
字数有点多,下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