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世界——</P>
在我的生活中,常常有一面镜子,我透过这面镜子去观察自己的行为,当那个自己某件事做的很糟时,我会想想怎么开脱他,助他早些走出阴霾;而当他的行为出现预兆时(因为他常常因为想的太多而不去做从而浪费了许多时间),透过这面镜子,我觉得做这件事的他是正确并且很酷时,那么我便告诉自己:去做吧!</P>
总而言之,我生活在这样一种自我监督的半自由状态,不过这是我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与其被生活处处压迫,不如自己创造机遇。</P>
留白生活——</P>
人做一件事总喜欢尽善尽美,但是艺术却不是这样,艺术不刻意追求完美,事实上完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有的艺术不仅不追求完美,反而刻意模糊、留白。</P>
留白,是为了给你想象,倘若艺术没有这个功能,那么它就是一件死物,我们的思想就只能停留在对它的客观认识上,而非感性理解,我觉得艺术本可以是无限的,因为它不需要太多概念,也有抽象的权利,而生活中别的东西,人们大都是追求实际性的。</P>
幻想不等于白日梦——</P>
现实与梦是相对的立场,一个伟大,一个渺小,我们常常因为伟大的一面去否定渺小的一面,为了迎合无数个不同形象的别人,丢了原本的自己。</P>
现实是一面来自外界的镜子,规矩着你的行为,束缚着你的内心。</P>
梦是心灵的镜子,它是自由的,因为,当我们恐惧的时候,梦会变得扭曲,我们舒服的时候,梦会延伸到深处的欲望……梦注定属于黑暗与封闭,它不为现实所居,当我们睁开眼那一刻,梦就开始抽离,当阳光掠过我们瞳孔的时候,梦就彻底被抹杀了。</P>
剑之道——</P>
抛去实战、种类,单纯以精神来区分的话,如果日本剑代表的是武士精神,西方击剑体现的是骑士精神,那么中国剑,又该冠之以什么样的精神?是江湖侠义,保家卫国,还是修身养性?</P>
我觉得中国剑之所以难以定义,是因为它是平民的,属于每一个人,可以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故我们虽然也有整理思辨的能力,但我们不喜欢把实实在在的东西放在孤单的概念里,我们希望它随时可以应用,因而尽可能地从多个方面去发掘它,这方面,我们的特点在于,我们拥有整体思维,我们每一个随意的想法,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生活本身,也就是人生追求的整体。</P>
但我们的不足在于,我们缺乏抽象思维,因为我们的环境把我们塑造成为一个不喜欢幻想、只追求现实实际物质的人,并且我们默认这种态度便是所谓成熟。是故,我们在不工作的时候,大多是在庸俗无用的娱乐里消耗时间,而有些人,则比较注重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他们而言,孤独只是一种环境,他们在这个安静的环境里,可以投身兴趣的无限怀抱,尽可能地追寻自己的心灵世界。</P>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帮助我们和生活和睦相处,而肤浅的娱乐,则是分裂现实的角落,在那里我们会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虚假的,因为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在逃避现实责任。</P>
《消息未发送》</P>
阳光散在窗沿那端,</P>
我在阴影里回忆。</P>
这无声的天空,</P>
像思念找不到寄所。</P>
没有爱恨的时间,日子默不作声,</P>
像长剑,把假笑钉在那里。</P>
缓缓走过无人之地。</P>
手中的铁链,</P>
抽打着我的孤单,</P>
想问一句“你在哪里?”</P>
想说一句抱歉,因为</P>
对错已经无人关心,</P>
我想的只是</P>
她回我消息。</P>
可她上个月的难过,</P>
我不知释没释怀?</P>
望而却步,我没有勇气。</P>
她的心思,我不敢去猜,</P>
怕早已没有我。</P>
那样也好,</P>
做回孤零零的自己,不需要谁来陪。</P>
只想她知道,有点想她了。</P>
去年的记忆,没想到今年</P>
就变得陈旧了,</P>
我将画面倒带,但愿</P>
黄昏后不再感伤。</P>
却发现,说再见的是她,</P>
转身离开的,却是自己。</P>
《水?仙境》</P>
天是什么颜色,</P>
水就是什么颜色,</P>
如果距离产生了美,</P>
是否我将离你而去?</P>
风吹向何方,</P>
雨就藏在哪里。</P>
凝望远山,忧伤满怀</P>
我等待思念的回音。</P>
——</P>
不再是灰蒙蒙的天气,</P>
也没有逛山水的愿望,</P>
我的心情却是黑白色</P>
割伤着,割伤着对某一刻的</P>
思念。</P>
时光刻不下多情的痕迹,</P>
变老改不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