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璃他们要等的大冤种常渊,此刻正端坐在马车里,心里盘算着一会要如何推销他手里的锦缎。</P>
他是个锦缎商人,前朝时家里的锦缎是贡品,所以从来不愁卖。</P>
可新朝建立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长安那边却并没有遣人过来再要上供。</P>
民间开始流传,说定是工艺倒退,别人看不上。</P>
常老爷子很生气,这些个平民根本不会买他的货,只知一味嚼舌根看笑话。</P>
无奈家里又还有一堆老小要养,老爷子便厚着脸皮,隔三差五地带着自家的锦去求当地郡守。</P>
幸运的是郡守是个好人,知他货品工艺极高,便差人将本地贵妇人每隔一月齐聚他的郡守府。</P>
由他夫人组织,借着交流感情的名义,将当地各种好东西都搜罗过来展示,像是个展销会。</P>
因着回回都有新玩意,夫人们也乐得看个稀奇。</P>
常渊借机上展销会去献宝,勉强糊口。</P>
此时,常渊便正坐在这前往献宝地的马车上。</P>
可行至半路,车却陡然颠簸起来吓了他一跳。</P>
“老爷,车轱辘发癫了,我要修一下,还劳烦您先下来。”</P>
常老爷下了车。</P>
车夫趴到车下,开始修补轴承。</P>
老爷子闲得无聊,只能四处转悠。</P>
此时离郡守下令,将士兵迁出大城,将百姓迁入城内,才将将一月。虽陆陆续续有人搬家进来,但城区里大部分房屋都还空置着。</P>
常老爷子打量着面前的空房屋,想着要不再添一处宅院当仓库,免得每次过来“献宝”都提心吊胆,生怕被谁半路截了去。</P>
他迈步向屋后的小巷走了去。</P>
转过眼前这个弯,就能看到后门了吧,常老爷子心想。</P>
“!”</P>
常渊惊出了一身冷汗。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惨白着脸,蜷缩着倒在地上,右腿被大面积地染红。</P>
男孩紧闭着双眼,身子微微地颤抖着,像是在忍受极大的痛苦。</P>
老爷子看着眼前的男孩,想了想家里的十几口人,沉默着后退了几步,准备当没看见...</P>
谁知好巧不巧,天杀地怎么就能有根树枝刚好被他踩住,咔嚓一声!</P>
男孩被“惊醒”了,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的人。</P>
常老爷子“......”</P>
男孩扔掉木棍,手肘撑地“艰难”地撑起上半身,仿佛这一动牵得他身上疼痛难忍。</P>
小小的人却倔强地不肯倒下,拖着还在流血的腿,爬到了老爷子的脚下,紧紧抱住他的小腿,颤抖地叫了声。</P>
“爹....”</P>
然后“昏迷”了过去。</P>
老爷子一瞬间人都麻了,这什么儿子他怎么不认识。</P>
“老爷!车修好了,可以走了。”远远地传来车夫阿福的声音。</P>
常老爷子瞅了瞅脚下的娃,唉,小娃娃算你运气好。</P>
“阿福!过来帮帮忙。”</P>
......</P>
大冤种常渊自此收养了羌璃,并给他取名常钰。</P>
起初听到这“钰”字时,很让他心惊。</P>
还以为是老爷子知道了些什么。</P>
当他谢了恩退出书房迎面遇上了常渊的夫人。</P>
夫人问他项上挂着的玉环美不美,是老爷新瞧上的,这才无奈地松了口气,这老头,看见啥就取啥名,也是没谁了。</P>
他们曾调查过,常渊有个儿子,才五岁就被人掳走,于是做了那出戏。</P>
让远近闻名的老好人常渊对自己心生怜悯,救下他一命,收他为养子。</P>
十二岁时,常钰请求去往城外西边新开的市场,帮常渊开店,打理生意。</P>
常渊应允。</P>
开市的时候,他便在市场中帮家里卖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