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回礼(2 / 2)

毕竟人情来往这东西,有来才有往。</P>

“娘,你为什么要包这个辣椒油啊?”</P>

四丫在一旁看着,见徐冬儿将模具上凝固成型的红色辣椒油分成几块儿,又用油纸包起来。</P>

“这个叫火锅底料,原本是准备我们冬天吃咕咚锅的,不过之前明公公帮了我们的忙,这个先送给他尝尝。”</P>

徐冬儿耐心的解释着,像明公公这样的人,金银财宝自然是不缺,她的东西,他估计也看不上眼,唯一能给的,就是新奇玩意儿。</P>

“可是娘亲不是请明公公吃饭了吗?好多菜呢。”</P>

四丫有些不理解,在她的认知里,一般村里请人帮忙,就是请人吃饭表示感谢,她家这才准备了这么多丰盛的饭菜,怎么还不够吗?</P>

“可是明公公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啊,几桌饭菜可不够哦。”</P>

四丫有些似懂非懂,但不妨碍她帮忙一起做事情。母女俩将两个模具里的火锅底料一起打包好,整整装了十二份。</P>

再找了一个定制的瓷罐,将这些全部放进去,密封起来。</P>

一切弄好,徐冬儿又写了两张食谱,又将空间里的蜂蜜分了一小罐出来,加上之前还剩下的香皂,一起装成了一个箱笼。</P>

明公公看着这一大箱笼的东西,左边是几个盒子,里面是他要的香皂,数量不算很多,另外的东西,他就有些不太看得明白了。</P>

徐冬儿便耐心的介绍着,还将自己写的食谱给明公公看了一眼。</P>

“这张食谱是火锅底料的用法,还有蘸料,公公若是空闲可以尝尝是否合口味,我们庄户人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就这些吃食图个新鲜,公公不嫌弃才好。”</P>

明公公没有嫌弃这些东西廉价,反而对徐冬儿更是满意,</P>

“惠孺人说的哪里话,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这天下奇珍,独独你这独一份儿的吃食,这才是难得新奇之物,皇上对您的手艺,亦是称赞的。”</P>

这话显然就是说,平时徐冬儿给他的东西,他都是有给皇上过目的,徐冬儿面露感激。</P>

“公公谬赞,还要多谢公公的照拂才是。”</P>

等到明公公回了京,自是要将徐冬儿给的东西呈上,看着康德帝蹙着眉看着手里的食谱,他也不由的调侃道</P>

“惠孺人的字已经比之前好太多了,先前给奴才的信,奴才看着也是比较吃力的,现如今,倒是有了几分模样。”</P>

康德帝闻言,眉头舒展开来,忍不住失笑道</P>

“朕倒是忘了,她起先就是一个不通文墨的农妇,如今能写成这般,倒是能见其聪慧。”</P>

说起文墨,明公公自然想到了周怀瑾,他看了一眼康德帝的脸色,这才有些小心的说道</P>

“说道这字,奴才这次倒是看见了一位故人,惠孺人这文墨亦是他教的。”</P>

“哦,见着谁了?”</P>

康德帝面上多了几分好奇出来,实在是徐冬儿的进步着实有些许大。</P>

“奴才看到周怀瑾周,前国子监祭酒。他现在在徐家做先生,教惠孺人的女儿识字,顺便也在教惠孺人。”</P>

空气一时间静了一瞬,随即便能听到康德帝一声轻叹。</P>

“他如今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