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1 / 1)

李耳道:“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天下有一个起始,这个起始就是生出天地万物的源头。既然知道了源头,自然也就明白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了。知道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了,再坚守住源头,便能终生都不遭遇凶事。塞住引发欲望的感官之窍,关闭欲望的大门,则终生都不会受苦。开启感官之窍,追逐财色名利,终生都不可救治。能够看到道的“小”叫做清明,能够始终坚守在守柔之道上叫做坚强。用自己的眼光反观内在的光明,便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便是在遵道而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有一个起始,这个起始就是生出天地万物的源头,这个源头指的就是道。道先天地而生,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完美无缺。”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既然知道了源头,自然也就明白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了。知道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了之后,再坚守住源头,便能终生都不遭遇凶事。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地万物则是道之子。我们唯有像道一样,做到清静无为,柔弱谦卑,不争不抢,顺应自然,我们才能生生不息,不至于遭遇凶事。道本身就处在自然和谐之中了,是人心在破坏道本身的自然和谐。人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道之本性,认为自己只是一具脆弱不堪的身体,故而滋生出了七情六欲,这就是世人会受苦的原因。世人若是知道自己的道之本性,并愿意时时刻刻都坚守在大道上,那么哪里还会遭遇凶事?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惜世人总是对道视而不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道,所以才会一直沉沦于生死无常的“梦境”之中,不能得解脱。”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塞住引发欲望的感官之窍,关闭欲望的大门,则终生都不会受苦。开启感官之窍,追逐财色名利,则终生都不可救治。人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代表五种欲望,即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这些欲望会使我们不断地偏离道,不断地远离道。我们若是不知道节制收敛,不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那我们便会沦为欲望的奴隶。欲望是带我们偏离道的罪魁祸首,若是我们过分地追逐物质享受,我们就再也感受不到道的完美了。道是绝对清静,绝对无欲的存在,因为道本自具足,完美无缺,凡是能够完全与道认同的人都不会再有欲望。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欲望,就是因为与身体认同,导致自己偏离了道。我们一旦偏离道,就再也感受不到道的完美了,我们一旦感受不到道的完美,必然就会滋生欲望。所以,我们必须与道认同,并且关闭欲望之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与道合一,感受到道的完美。若是我们不关闭欲望之门,还过多地去追逐物质享受,那无疑是在作茧自缚。”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能够看到道的“小”叫做清明,能够始终坚守在守柔之道上叫做坚强。用自己的眼光反观内在的光明,便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便是在遵道而行。见小曰明,这里的“小”指的是什么?我曾经也说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说是非常小的存在,小到完全被人给忽视掉。若是人能够看到道的“小”,那便证明他知晓道是什么,这样的人便可以称为清明的人。人活在世间,都不愿意做一个卑微渺小的人,只想做一个强大的人。道与人恰恰相反,道不争不抢,处于下位,看起来比一切事物都要渺小。也正因为道甘于渺小,默默地付出着却不要求回报,所以才彰显出祂的伟大。就像那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才彰显出他们的伟大一般。若是我们能够像道一样,能够甘于平庸,甘于渺小,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清清明明的人。守柔曰强,能够一直坚守在守柔之道上的人叫做坚强的人。守柔看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不简单。若是有人侮辱了你,你依然能够守柔吗?若是有人伤害了你,你还会记得守柔吗?守柔在世人看来是非常可笑且愚蠢的行为,他们更喜欢以暴制暴,以刚强对刚强。然而刚强之道是使人偏离道的行为,若是我们选择走刚强之道,无疑是走了一条不归路。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道永远都是柔弱谦卑,处于下位的。若是我们不愿意效法自然,遵道而行,非要行刚强之道,那必然不会有好结果。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黄帝曾经说过:“机在目。”我们的眼光就是神之所在,我们的元神真性就在我们的眼光之中。若是我们的眼光总是着眼于外物,那我们就会偏离道。若是我们的眼光能够反观内视,只专注于自己的道之本性,只专注于自身的内在光明,那我们便能与道合一。我们的眼光往外看,便成了人,就有了人的种种烦恼。我们的眼光往内视,便成了道,便能够感受到道的圆满,这就是玄机之所在。能够做到眼睛不外视,便叫做回光。回光,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的眼光往回收,不再着眼于外物,只专注于道,这就是回光。若是我们能够一直做到回光,时间久了必然能够成道。能够一直做到回光的人永远都不会遭遇凶事,因为他们是遵道而行,凡是愿意遵道而行的人都会得到上天的庇护,都不会遭遇凶事。”

尹喜问道:“师傅,回光只是收回眼光而已吗?其他四种感官要不要收?”

李耳回答道:“我们的眼睛是藏神之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眼睛不外视,其他四种感官自然也会跟着收回来。回光重点指的是专注于道。因为我们的神只能专注于一样东西。只要我们能够专注于道,眼光自然就能毫不费力地收回来了。若是我们无法与道认同,无法专注于道,我们就算费尽一切功夫也无法将眼光往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