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后,公元前523年春,鲁国曲阜城内。</P>
有一个约莫二十八岁的男子坐在自家外的一棵杏树下给十五个弟子授学。</P>
那男子身材十分高大,身高九尺六寸,被人称为“长人”。他鼻梁挺拔,须发整齐,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气度非凡。</P>
只见他的一个弟子问道:“夫子,请问什么是仁?”</P>
那男子十分认真地回答:“克己复礼即为仁。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这就是仁。只要做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人都会称你为仁者。而想要为仁只能靠自己,不能靠他人。”</P>
那弟子又问:“请问仁的要旨是什么?”</P>
男子回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P>
那弟子抱拳道:“弟子虽然不聪明,但也会按夫子的话去做!”</P>
这时,一个路过的老樵夫哈哈大笑道:“夫子之仁,扼杀了人的天性,束缚了人的自由,非仁也!”</P>
男子闻言一惊,站起来问道:“先生何出此言?”</P>
樵夫回道:“老子先生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先生还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P>
话一说完,男子和众弟子都惊呆了,因为那樵夫的话实在是太颠覆他们的认知了。</P>
一个叫仲由的弟子站起来骂道:“放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那不就和野人一样了吗?我看你说的那个老子就是个庸才!”</P>
“子路,不得无礼!”那男子急忙喝止仲由。</P>
男子恭敬地向樵夫行了个礼,问道:“先生,你说的老子先生我早有耳闻,听说他是个悟道的大圣人,方才你说的那些话真的是老子先生说的吗?”</P>
樵夫回答道:“是我那个从周都回来的儿子告诉我的,我儿子从来不会撒谎。”</P>
男子点了点头,又问:“可是孔丘实在不明白老子先生说的话,为什么说大道废,有仁义?大道指的是什么?而智慧出,有大伪又是什么意思?人不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吗?”</P>
原来那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孔丘。</P>
樵夫哈哈一笑,道:“老子先生说了,道乃万物的本性,完美无缺。只要每个人都能效法自然,遵道而行,做到清静无为,柔弱谦卑,不争不抢,顺应自然,那么百姓将自化,天下将自定,何须劳心劳神去学习仁和礼?又何须用智慧去作为?”</P>
听了樵夫的话,众人都怔住了。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奇葩的学说。</P>
仲由忍不住又站起来骂道:“那老子就是在说废话!若是人人都无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况且人根本不可能做到无为,不可能做到不争,更不可能甘于柔弱!夫子,我们不要听这老头瞎说了,你还是继续给我们授学吧!”</P>
“子路,你怎么又这么无礼了!我说过你多少次,让你改改你的坏脾气你就是不听!”孔丘指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