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山巅传道,林祜醍醐(1 / 2)

万代剑帝 养痒阳 1747 字 10个月前

这本该踏空的一步落下,林祜竟然感到如同踩到了实地上一般!</P>

两人脚不沾地,离地一尺,竟然就此站立!</P>

林祜目瞪口呆,宛如看到神迹一般,难以置信!</P>

邹讽笑了笑,也不开口解释,拉起林祜,再次往上一步,两人距离地面再高一尺……</P>

这脚步每一次踏出,便可见有青色气劲,在脚下生出涟漪阵阵,支撑着两人。</P>

师徒二人,凌空虚踏,步步生莲。</P>

直到踏出九百九十九步,邹讽终于停住了步伐……</P>

此时已经离开山巅九百九十九尺,身处虚空之中,流云绕身,抬手仿佛就能追星逐月!</P>

邹讽直接松开了抓住林祜肩膀的手,负手而站,笑眯眯地看向林祜,似乎蛮希望看到他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P>

不过可惜的是未能如愿。</P>

除了开始数步林祜惊讶万分外,现在已经恢复如常,一脸的从容淡定。</P>

邹讽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么快就镇定下来了?实在是无趣的紧!想当年我父亲带我上来,我吓得腿软了半日有余。”</P>

林祜展颜一笑:“嘿嘿,开始我也是很惊讶,还以为师父在浩然气劲上的修为已经到了可以凌空虚渡的地步!不过仔细想来,就算天人境大圆满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吧……”</P>

邹讽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可想明白原因了?”</P>

林祜想了想猜测道:“可是阵法?”</P>

邹讽不禁感慨道:“如此悟性,实在让人自愧不如!”</P>

林祜腼腆一笑。</P>

邹讽一手背后,一手指着身下:“林祜,你且往下看!”</P>

林祜顺着邹讽所指,向下看去——</P>

如今身处虚空之中,如鸟瞰一般,不光整个小青山,就连大青山也是宛如坐落于身下。</P>

整个东齐学宫,尽收眼底!</P>

居高临下,这大小两座青山的整体形状竟然惊人的相似,宛如两只巨鱼一般!只不过朝向不同,一个山巅在北,宛如头在北,一个山巅在南,宛如头在南。两者相对,首尾相连,隐隐成圆!</P>

“这是……”林祜瞪大了双眼,这次真是震惊不已,“这难道是阴阳鱼图?!”</P>

邹讽仰天大笑:“不错!正是太极阴阳鱼!”</P>

林祜惊讶得张大了嘴:“莫非,我们生活的这大小青山就是一座法阵?这以山岳为阵,真是好……气魄!”</P>

邹讽笑声停止,目光如炬,骄傲道:“不错,这法阵便是我阴阳儒道先祖所建!”</P>

“我阴阳儒道先祖没有着书立说,只留下了这座法阵!这法阵,便是我阴阳儒道的无上经典!”</P>

“以大小青山为阵眼,以无数修士为组成,下覆山岳,上引日星,以天地元气,养吾儒道浩然之意!”</P>

“这便是我阴阳儒道的小阴阳浩然三才阵!”</P>

林祜听得瞠目结舌,如此奇思,如此气魄,不由让人望而生畏,口中喃喃道:“小阴阳浩然三才阵?如此浩大,为何却叫小阴阳?”</P>

“当年我也如此问过,这点我们师徒倒是相差不多,呵呵。”邹讽笑道,“那是因为在北燕,还有一座大阵,名为‘大阴阳五行混元阵’。圣地阴阳冢的山门,以及我邹家的祖地,便在那里。我邹家先祖,阴阳儒道的创始人,也出自那里……”</P>

林祜恍然大悟点了点头。</P>

邹讽继续道:“你不喜欢读儒道经典,读不下去也没关系。就像你说的,那些经典也不过是我儒道诸位先贤对这天地人心的解读。可是这书,总归是死的!我阴阳儒道,便将我这一脉的理解直接呈现于你眼前!所以你若想修儒,我阴阳儒道便是为你量身准备!”</P>

“你且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悟——”</P>

“我阴阳儒道与阴阳道不同。虽然同修先天阴阳二气,但是阴阳道所言五德轮转,一切皆有天定。我阴阳儒道却认为人定胜天,凡事成败存之于心。”</P>

“以阴阳变化释天地,以儒道大义定人心。”</P>

“这便是我阴阳儒道!”</P>

“万物一气,名曰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存于天地即为阴阳,存于人心即为浩然……”</P>

邹讽的话一字一句尽皆传入林祜耳内。</P>

林祜只觉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一般。</P>

“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存于外即为阴阳,存于内即为浩然”“以阴阳变化释天地,以儒道大义定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