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不同的价值观(2 / 2)

“嗯,您说得相当有道理!娄晓娥是绝对不可能关停这家厂子的,哪怕她真的因此负担很重,哪怕她走到了破产边缘,恐怕也会咬牙坚持下去。这纯粹是由她的性格决定的,想要改变简直比登天还难。

再者,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她既缺乏资金去进行升级改造,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种种压力。

所以啊,你刚才提到的那两种解决方案尽管十分合理且正确,但对于娄晓娥来说,却显得有些不太适用。

正因如此,咱们必须想出一个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的万全之策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帮助她摆脱眼下这棘手的困境。”

话术如此,但恰恰是这一点让卫明光感到困惑不已。

明明是最为正确的解决之道,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最理想合适的选择。

在卫明光看来,生意场不应该是这样的。作为一名商人,如果都像娄晓娥这般过于看重情义和道德,甚至将生意当成慈善事业来经营,那么又何苦投身商海苦苦打拼呢?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老板,其实有这么个问题,我一直都没能彻底的弄明白,真心地希望您能帮我解开这个疑惑。”卫明光微微躬身,一脸诚恳地说道。

王海洋点了点头,微笑着回应道:

“你说,我听着呢!”

卫明光开口说道:

“通过资料可以看出来,娄女士这个人还真的是特别的重感情,因为不忍心看到那些跟随着她多年的老员工们失业,所以哪怕公司处境艰难,也一直在咬牙苦苦支撑着。

对于这一点,说实话,我确实是比较佩服的。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嘛。可让我想不通的是,明明还有其他更好、更干脆利落的方法来一次性解决眼前的难题啊!

比如说,可以给这些要离开的员工们多发一些遣散费,再额外多发一些失业补助。如此一来,虽然短期内可能需要支出一笔较大的费用,但从长远来看,岂不是能够更快地摆脱困境,实现‘长痛不如短痛’的效果吗?”

听完卫明光这番话,一旁的王海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按理说他这样的操作都已经是非常的对得起那些个老员工了,要是换一个别的人,恐怕早就直接关闭这样一间不但无法盈利,而且还要长期拿钱补贴的厂子了。

这些卫明光有些理解不了,但是王海洋是能够理解的。诚然,卫明光的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罢了。

娄晓娥之所以坚持不肯轻易放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她想要竭尽全力保住这一个历经风雨的品牌。

因为这个品牌可不单单是一份生意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娄晓娥太多的心血和情感,更是她内心深处对某个人的一种深深的寄托。

而且只要这个品牌还在,以后要寻找她娄晓娥的下落或者相关线索,相对来说也会更容易些。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要说它容易回答吧,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确实轻而易举;可若要论其难以回答,那也是毫不夸张的。

因为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全在于每个人对它有着怎样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不同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方式,都会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个问题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与答案。

所以,探讨这样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现象或者单一的观点,而是需要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更为全面且准确的结论。

王海洋沉吟了一会儿,雪茄都抽了大半根儿,理了理思绪之后,这才开口对着卫明光说道:

“在这纷繁复杂、熙熙攘攘的人世间,人们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赚取金钱。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财富的不断累积,当人们拥有了足够多的钱财时,便会惊觉:钱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原本所具有的那种强烈吸引力与重大意义。

曾经,那一枚枚闪耀着光芒的硬币,一张张色彩斑斓的钞票,让人们为之痴迷、为之奋斗。它们象征着成功、地位与满足感。但当我们真正站在了那个财富堆积如山的高峰之上,却猛然发觉眼前的景象并非如想象般美好。

此时,心灵深处开始涌动起一种对于更深层次追求的渴望。我们意识到,仅仅依靠物质的堆砌无法填满内心的空虚,无法给予灵魂以真正的安宁与滋养。于是乎,有的人会转身踏上了追寻精神慰藉的漫漫征途。

总之,当钱不再成为生活唯一的主宰之时,人们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够触动心灵、滋养精神世界的事物,去探索人生更为深邃而广阔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在这漫长且充满变数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与安宁。

所以,你的问题的答案有可能是娄晓娥在经历过几次重大的背叛之后,已经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想的应该是钱够用就行,多了未必是好事情。

她宁愿把钱用在真正值得帮助的人身上,也不愿意留下很多钱吧。”

卫明光得到了答案,但是他还是有些理解不了,一直生活在香江这个金钱至上环境中的卫明光,一时间确实难以理解内地这种将精神置于更高位置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但是理解不了不代表他会反对这些,他会尊重别人的做法。

面对这一情况,王海洋心里也很清楚,想要凭借三言两语就改变卫明光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并非易事。

所以,他并未抱有过高期望能够轻易说服对方。毕竟,观念的转变往往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慢慢沉淀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