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满载而归(1 / 2)

而王芸及其兄弟姐妹们,</P>

此刻更是惊讶万分。</P>

自家这位老爷子不仅久经沙场,</P>

且正值六十大寿,尚不算太过老迈,</P>

每日清晨都会练习拳脚,</P>

即使现在年纪渐长,</P>

寻常士兵两三人都难以近身。</P>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P>

竟然能胜过自家老爷子,</P>

也难怪他敢抓抢匪、面对敌特亦无所畏惧。</P>

对此并不知情的王芸,</P>

此刻却是安心不少,</P>

她瞥了一眼自己的公公,</P>

随后轻声对李平安说:</P>

“平安,我们进去说话吧。”</P>

随着几人走进厨房,</P>

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映入眼帘,</P>

其中堆满了各种食材,</P>

准备之充分可见一斑。</P>

这里的厨具齐全,</P>

证实了王芸此前所说,</P>

老爷子确实是个美食爱好者。</P>

毕竟身为练武之人,</P>

即便年岁增长,</P>

胃口依旧比常人要大许多。</P>

这便是吊汤流溢出的香气,虽不浓烈刺鼻,却醇厚悠长。</P>

就在这时,李平安的烹饪技艺更上一层楼。</P>

【提示音:恭喜宿主厨艺提升至五级,(小成2\/)!】</P>

终于,他的厨艺步入了小成阶段。</P>

此刻,李平安的脑海中又增添了许多烹饪知识,对于今天的宴席,他愈发胸有成竹。</P>

清晨,王芸再次踏足此处。</P>

她闻着那味道,顿感口舌生津。尽管自家条件尚可,但也不是每日都能享用到肉食,此刻也禁不住馋意涌动。</P>

当她看到厨房已与昨日大相径庭,不禁赞不绝口。</P>

“平安,你真是不得了啊!”</P>

“别的不说,单凭你的这门手艺,以后哪个姑娘嫁给你,那可是有口服之福了。”</P>

“平安,跟姐说说看,你觉得前门那个陈雪茹怎么样?”</P>

“如果你真有意,姐这就作主,帮你找人去提亲,你看如何?要是你不中意的话,姐再帮你寻觅其他合适的。”</P>

此时的王芸已然知晓李平安厨艺超群,这份淮扬菜的手艺,若让他继续留在救助站实属大材小用。凭借这样的技艺,随便在哪家大饭店,恐怕都会争相聘请。</P>

况且,之前她请李平安帮忙做淮扬菜时,不过是随口一提,而平日他在救助站做的大锅饭菜,并非淮扬菜特色,而是偏向四九城当地的口味。这说明李平安不仅擅长淮扬菜,对其他菜系也应当游刃有余。</P>

于是,王芸心中有了决定,要尽快给李平安找个好工作,让这样的一身好手艺不再被埋没在救助站里。</P>

李平安正专注地拉面,整个厨房都被他占据着,以至于大家连早饭都还没法准备。不过今日是陈老爷子的寿辰,李平安便顺手将早饭也一起包揽下来,为大家准备了一碗碗丰盛的面条。</P>

面条劲道,在翻滚的沸水中几经撩拨,捞入海碗之中。碗底预先抹上熬制好的猪油,撒上翠绿的蒜苗葱花,再注入熬煮好的高汤,顿时香气扑鼻。将面条快速烫煮后捞出,放入碗内,上面稳稳盖上一块炖得酥烂的大肉块和一个煎得金黄的鸡蛋,旁边还搭配了李平安精心调制的爽口小菜。这一碗面,在这个时代,堪称豪华早餐,白面、大肉、煎蛋样样齐全。</P>

王芸在一旁看得垂涎欲滴,也不再多客套,端起面条走向中院,口中念叨着:“真是太香了!平安,姐就不跟你客气啦!”</P>

李平安则轻轻挥手,示意不必多言。</P>

不一会儿,中院便传来了吸溜面条的响声……</P>

上午时分,院子里逐渐热闹起来,陈老的家人及一些朋友纷至沓来,不少人循着香味来到厨房。见到厨房中的情景,个个口水直流。但他们初见李平安,只觉这位年轻人太过年轻,以为他是伙头班里的学徒,在这里留守看火候而已。</P>

有人忍不住赞叹道:</P>

“哎呀,这香气简直太勾人了!”</P>

“王姐,您是从哪间大饭店请来的大厨啊?这手艺可真是了得!”</P>

“一个人就能把事情做得如此周全漂亮。”</P>

“您可得给我们介绍一下。”</P>

“下次家里有事要办,我们也想找这位师傅上门帮忙。”</P>

听到众人的夸赞,王芸心里颇为得意,但她清楚,众人钦佩的是李平安的手艺而非自己。想到李平安是由自己请来的,她此刻竟有种莫名的骄傲。</P>

她谦逊地回应道:</P>

“不是什么大饭店的厨师,是我一位弟弟。”</P>

“之前他在救助站帮忙做饭,这次老爷子不让大操大办,所以我就请平安过来帮把手。”</P>

旁人听罢更是惊讶万分:</P>

“原来这就是主厨?”</P>

“年纪轻轻,怕是还没满二十岁吧?”</P>

“而且,他还不是出自大饭店的名厨之列?”</P>

“就这样一身好手艺,还在救助站帮忙,太可惜了。”</P>

“我认识鸿宾楼的老板,就凭这位小兄弟的手艺,去了那儿肯定能直接上灶掌勺,那工资绝对低不了。”</P>

王芸听着这些话,心中也为李平安有些激动,若是真能进入鸿宾楼并直接上灶,月薪估计至少也能有一百多元。毕竟那鸿宾楼……</P>

菜品定价普遍较高。</P>

生意火爆至极。</P>

若想在此处就餐,通常还需提前预订才能确保有座。</P>

能在这里掌勺的,个个都身怀绝技。</P>

然而。</P>

关键还要看李平安自己的意愿。</P>

如果他乐意的话,去鸿宾楼担任厨师也未尝不可,至少一身好手艺不至于被埋没。</P>

王芸自己心里盘算着。</P>

就等今日这场宴席落幕,她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和李平安深入交谈一番,</P>

探探他的真实想法。</P>

……</P>

时至中午。</P>

宴席即将开启!</P>

“上菜啰!”</P>

李平安在厨房里大声吆喝了一声。</P>

紧接着,就有陈家的人帮忙将菜品端出厨房。</P>

首先进场的是凉菜系列。</P>

晶莹肴肉、烫干丝、凉拌凤爪、盐水鹅纷纷登场。</P>

接着而来的是重头戏——三道大菜。</P>

红烧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全猪头逐一亮相。</P>

这几样都是硬核菜品。</P>

就说那狮子头。</P>

与制作鱼丸、肉丸不同,无需油炸处理。</P>

选用的是肋排上的优质五花肉,肥瘦比例要求严苛,七分肥三分瘦。</P>

如此肥美的猪肉,在后世或许会被许多人嫌油腻而难以下咽,</P>

但在当下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因其富含油脂而备受青睐。</P>

这道菜。</P>

对于刀工与火候的要求最为苛刻。</P>

制作狮子头,并非使用绞肉机制成肉糜,也不主张剁得太碎。</P>

而是要一刀一刀地切出来,</P>

先用平刀法将猪肉切成薄片,再改用精细刀工切成细小肉丁,形如石榴籽,一刀不断,琐碎切割!</P>

这样的做法。</P>

能够保持肉质纹理清晰,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嫩口感。</P>

考虑到这是为五桌客人准备的菜肴,</P>

而且每个狮子头都要做到成人拳头般大小,</P>

仅是切肉这一环节,便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P>

因此,</P>

李平安才会选择在昨晚就开始准备。</P>

除了刀工之外,</P>

在搅拌上劲和下锅烹煮方面,同样蕴含不少学问。</P>

由于手工切出的肉粒没有绞肉机绞出的肉那么黏性十足,</P>

要做到入口即化的效果,还真得下一番真功夫。</P>

加入调味品及熬制了八小时以上的高汤后,</P>

需要不断地将肉团从左手摔到右手,又从右手摔回左手,直到其紧紧抱团而不散开。</P>

下锅后,</P>

需采用文火慢炖超过四小时以上,</P>

始终保持汤面微沸不滚的状态,否则火力过大,狮子头就会变成一锅碎肉汤了。</P>

火候掌控之精准,至关重要。</P>

此外,</P>

炖煮所用的高汤也是由多种食材熬煮八小时以上制成的醇厚高汤。</P>

而这仅仅是三头宴中的第一道——狮子头!</P>

另一道拆烩鲢鱼头,</P>

工序更为繁复,竟然要求对鲢鱼头进行“剔骨”处理!</P>

不仅要保证连一丝细骨都不留,还要维持鱼头整体形态不变形,</P>

工艺之精细,近乎苛刻。</P>

经过剔骨后的鱼头炖煮起来更加入味,</P>

那滋味自然妙不可言。</P>

相较之下,</P>

扒烧整猪头倒显得较为简单。</P>

当这三个压轴大菜上桌后,院中那些懂得美食的客人们无不为之折服!</P>

这个年代的宴席,</P>

讲究实实在在,让宾客们吃得饱、吃得满意就是成功。</P>

每人面前一个硕大的狮子头,</P>

加上每桌上还摆放着一只完整的猪头,</P>

单凭这些肉类就已经让大部分人有了饱足感。</P>

再辅以白袍虾仁、荷塘月色、松鼠桂鱼、软兜鳝鱼、八宝鸭等精品菜肴,</P>

虽菜品数量不多,</P>

但款款皆属硬菜。</P>

待最后一道文思豆腐上桌,</P>

可以说,每位在座的宾客都已心满意足。</P>

忙碌过后,</P>

李平安也能稍微喘口气。</P>

经此一顿盛宴操持下来,尽管前一晚通宵未眠,此刻李平安却并无疲态,反而精神焕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