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光刻厂’的产能如何呢?”</P>
深度了解了‘光刻厂’的情况,更是看到第一批、第一枚芯片生产出来。</P>
领导也问了星海半导体晶圆厂+光刻厂产能的问题。</P>
这个问题,卢自强给出了回答:“目前,我们晶圆厂全力运转,可以达到了月产20万片!”</P>
沅江市这座晶圆厂,本身就是特大型晶圆厂。</P>
加上这座晶圆厂和寻常晶圆厂有很大区别。</P>
经过调整和优化,有别于寻常晶圆厂。</P>
它不需要光刻机!</P>
而是用‘光刻厂’代替!</P>
光刻机和光刻厂……仅仅是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东西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P>
加上整个半导体产业园中,集合了上下游供应商。</P>
产能真正释放出来,24小时全速运转,能达到月产20万片!</P>
20万片的产能,理论上100%利用起来,月产可以达1.5亿枚左右的芯片!</P>
当然,这是理论产能。</P>
实际上,一片晶圆不可能100%利用起来。</P>
晶圆是圆形的,芯片则是方形的。</P>
圆形的晶圆切割成数百块方形的芯片,就一定会有边角料留下。</P>
自然不能以晶圆的面积除以晶片的面积。</P>
事实上,一片12寸晶圆,能有600枚的产能就非常高了。</P>
此外还有芯片生产过程中,未通过测试的‘死亡芯片’、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修复或更换的芯片。</P>
整体来说,‘光刻厂’加上特大型晶圆厂,星海半导体这边的产能达到了20万片。</P>
月产超过1.2亿枚芯片是没问题。</P>
这个产能,星海半导体自己的显卡、人工智能芯片能卖出多少?</P>
显卡更多是搭配电脑来使用。</P>
或者被拿去挖矿。</P>
一年能卖出多少?</P>
英伟达去年,游戏业务的显卡、数据中心业务、专业可视化业务、自动驾驶业务……所有加起来,也就是千万张而已!</P>
英伟达全年的销量,还不足‘光刻厂’1个月十分之一的产能!</P>
从这里也能看出,光刻厂的产能非常庞大。</P>
当然,‘光刻厂’这个产能,未来或许……还不够!!</P>
大米公司、有为公司、龙芯、汽车自动化、其他电子科技等等。</P>
20万片的产能,未来还要扩产才行!</P>
因为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就在这里,‘光刻厂’是不可能搬迁的。</P>
要重新建设一个‘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太花费时间。</P>
只能在星海半导体目前的晶圆厂旁边进行扩建。</P>
好在当初建设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以及配套晶圆厂的时候,就考虑到这点。</P>
附近周边,是庞大的‘半导体产业园’。</P>
沅江市给星海半导体预留了大片的土地扩建。</P>
同时也能不断吸引,芯片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入驻产业园。</P>
“随着我们掌握顶尖的芯片制程工艺,可以预料国内各方面科技会迎来很大提升……”</P>
“高精尖设备因为高性能芯片,也会迎来暴涨。”</P>
“我们已经着手扩建产能,未来两年将陆续扩建到月产40万片!”</P>
这方面的投资,又是两三百亿!</P>
星海半导体可是没有融资!</P>
这笔资金,必然又是李易来出。</P>
对于星海半导体,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并感慨道:“好啊,顶尖的芯片生产困扰我们多年……”</P>
“每年在这方面需要大量资金进口……”</P>
“星海半导体解决国家最关心的大问题啊!”</P>
顶尖的芯片生产制环节打通。</P>
国内科技发展会有巨大提升,这是必然的,是可以预料的。</P>
特别是顶尖各种高精尖设备。</P>
航空、航天、材料、医学、生命科学等等领域也是如此!</P>
临近中午,领导还在星海半导体吃了午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