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栋梁之才(2 / 2)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这些百姓了!”</P>

转身看向辛文郁道:“辛文郁,咱决定在此地多停留几日,亲自看看这些百姓们的生活状况。”</P>

“你可知这附近还有多少这样因战火逃难过来的百姓?”</P>

辛文郁听后,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肯定,连忙回道:</P>

“陛下,据臣所知,由北方逃难过来的百姓,多数都在这历城方圆百里之内。”</P>

“前些日子,臣派人送去了一些粮食,不过还是杯水车薪。”</P>

闻言,朱元璋眉头微皱。</P>

辛文郁见状,连忙躬身道:“陛下,臣已经尽力了。”</P>

“不过,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朝廷的大力支持。”</P>

朱元璋轻轻点头,沉声道:“你放心,朝廷一定不会坐视不管。”</P>

“咱会下令调拨更多的粮食和物资,确保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P>

辛文郁听后,心中激动不已,连忙再次躬身行礼:“陛下仁德,实乃百姓之福啊!”</P>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官员们的忠诚与担当。</P>

而辛文郁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心系百姓、尽职尽责的官员。</P>

朱元璋再次拍了拍辛文郁的肩膀,鼓励道:“辛文郁,你做得很好。朝廷不会忘记你的付出,百姓们也不会忘记你的恩情。”</P>

辛文郁听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P>

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坚定道:“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祉,报效朝廷!”</P>

朱元璋看着辛文郁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更加满意。</P>

他知道,有了这样的官员,大明的未来必将一片坦途。</P>

然后转身走向那些正在排队领粥的百姓们。</P>

他要亲自看看这些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P>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元璋亲自走访了附近逃难过来的百姓,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P>

随即召集当地的官员和士绅,实际解决难民们的问题。</P>

朱元璋的举措得到了当地官员和士绅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捐出粮食和财物,为百姓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P>

在朱元璋的亲自督促下,很快附近几个府县的粮食和物资都被调集到了历城。</P>

朱元璋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物资,心中放下一件心事。</P>

他知道,这些粮食和物资将能够解决百姓们的燃眉之急,让他们重新拥有生活的希望。</P>

待朝廷的粮食和物资送到,也便足以助这些百姓重返故土。</P>

朱元璋唤来辛文郁,将粮食和物资按照百姓们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分配。</P>

通过这段时间对辛文郁的观察,朱元璋心中已然有了计较。</P>

这日,历城府衙。</P>

“辛文郁,咱有意提拔你,不知你意下如何?”朱元璋盯着辛文郁微笑道。</P>

辛文郁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跪下:“陛下,微臣何德何能,能得到陛下如此厚爱!”</P>

“微臣只愿为百姓多做些事,不负陛下厚望,这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