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2 / 2)

“秦卫,你速速前去将兵部尚书朱武,以及户部尚书赵鼎给咱唤来!”</P>

“要快!咱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P>

秦卫重重抱拳:“是!陛下,属下这就前去!”</P>

望着秦卫离去的身影,朱元璋起身,来到他命人挂在乾清宫的大地图前。</P>

目光紧紧盯着燕云十六州所在的位置。</P>

这块中原王朝遗失了二百多年的土地。</P>

其实,燕云地区在战国时,还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边远地区。</P>

即便到后来匈奴鲜卑突厥轮番登场,其统治中心也大都不在此地,直到契丹人崛起。</P>

这个族群早在唐朝便开始萌芽,到了耶律阿保机时期,已经建立起一个雄踞北方的大辽帝国。</P>

其都城上京便紧邻着幽州的赤峰一带。</P>

契丹人深知,对于他们来说,燕云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P>

这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几乎是中原政权抵御北方的坚固防线。</P>

倘若中原失去燕云,也就失去了燕山、太行山的地理。</P>

失去了白沟河、拒马河的阻拦,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只剩下了一片宽阔平坦的华北平原。</P>

这样一来,纵横草原的铁蹄便可驰骋关内,如入无人之境,直抵中原腹地。</P>

除了地理的重要性,燕云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地缘博弈时的心理。</P>

正所谓“天下事焉为北门,实则天下不安”。</P>

河北地区若是失守,则中原地区须时刻保持警惕。</P>

且在两国交锋时,河北地理屏障的沦陷,还会影响心理防线,时刻动摇着人心。</P>

朱元璋正思索间,就见朱武和赵鼎从外快步走了进来。</P>

两人来到朱元璋面前,躬身行礼道:</P>

“臣朱武参见陛下!”</P>

“臣赵鼎参见陛下!”</P>

“免礼免礼!”朱元璋轻轻摆手,看向赵鼎吩咐道:</P>

“赵尚书,卢俊义与岳飞在北方大败金军,理应重赏!”</P>

“你立刻从户部拨出五万两犒赏三军,咱不能让前线的将士寒心!”</P>

赵鼎先是一愣,反应过来点头应道:</P>

“是,陛下,臣记下了!”</P>

“嗯...嗯,很好!”朱元璋继续道:</P>

“另外,将江南的储备粮尽数运往河北地区,咱要御驾亲征,收复燕云十六州!”</P>

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的眼中充满了霸气!</P>

赵鼎一时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P>

什么!一国之君竟然要御驾亲征!</P>

虽然历史上常有皇帝御驾亲征,可与之相等的是巨大的风险。</P>

毕竟大宋的太祖皇帝赵匡胤,以及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都以失败告终,</P>

且赵光义率领的宋军,更是在高粱河一战中精锐尽失,以至于使后来的大宋,很难再组织起北伐之力。</P>

一念即此,赵鼎赶忙出口劝道:</P>

“陛下,臣认为此时御驾亲征甚为不妥!”</P>

“既然岳飞与卢俊义在河北地区大败金军,那么陛下只需派遣精锐之师北上即可。”</P>

“实在是无需陛下御驾亲征,且陛下乃是一国之本,万万不能有丝毫闪失!”</P>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P>

闻言,朱元璋霸气的挥了挥手,声音高昂道:</P>

“燕云不复,我大明将永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