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2 / 2)

“因此,咱认为《大明律》应该在前朝的基础上加以改进。”</P>

“李尚书,不知你以为如何?”朱元璋看向百官中的李纲,问了这么一句。</P>

李纲行出人群,来到金銮宝殿中间,面向朱元璋躬身行礼道:</P>

“禀陛下,臣以为眼下各地的治安已经形成习惯。”</P>

“若想将其改变,温水煮青蛙是不行的,重病需以猛药医!”</P>

闻言,朱元璋不由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P>

“李尚书和咱想到一块去了!”</P>

“笞(chi)、杖、徒、流、死,五大刑,咱觉得徒刑和流刑均需要加罚杖刑。”</P>

笞刑是指古代对犯罪者使用的较轻的惩罚措施,具体表现为使用荆条或竹板敲打犯人的臀部、腿部或背部。</P>

汉景帝时期的《箠(chui)令》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P>

杖刑是指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的一种刑罚,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P>

徒刑是指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从事劳动或服役的刑罚。</P>

流刑主要包括输往边疆驱使、劳役或流放等。</P>

“倘若被判徒罪的,一年需要加罚杖刑六十,一年半则需要加罚杖刑七十。”</P>

“徒刑每增加半年,杖刑也随之以十为单位递增,直到徒刑三年杖一百。”</P>

“其中若是犯流罪的,三流并决杖一百,留准拘役四年。”</P>

“若是重复犯罪的更要加重处罚,如果犯罪者该处徒刑或流刑,又犯罪的,需要依照大明律再科后犯之罪。”</P>

“其重新犯流罪的,需要三流并决杖一百,於配所拘役四年。”</P>

话落,朱元璋扫了一眼百官,随后沉声道:</P>

“诸位都听见咱所说的吧,咱奉劝诸位莫要知法犯法!”</P>

“另外,咱补充一句,倘若官员犯罪,罪加一等,决不轻饶!”</P>

闻言,百官齐齐身体一震,朗声道:</P>

“陛下放心,臣等知晓!”</P>

见状,朱元璋微微点头,看向李纲吩咐道:</P>

“李尚书,尽快将咱的话写进大明律,然后昭告天下!”</P>

李纲重重点头,躬身行礼道:“是,陛下,臣领旨!”</P>

朱元璋轻轻点头,随即看向种师道开口道:</P>

“种老将军,眼下金国已然将辽国灭亡,以女真蛮夷好战的心性,想必下一步的目标便是我们大明了。”</P>

“因此,咱决定让种老将军率军北上驻守,盯紧金国的一举一动,为防他们突然袭击我大明边境。”</P>

种师道走上前来,面向朱元璋抱拳行礼道:</P>

“陛下所言甚是,金国狼子野心,的确不得不防!”</P>

“还请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负所望!”</P>

当初大宋与金国签订的海上之盟,无疑就是与虎谋皮。</P>

大宋想要借助金国的力量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P>

即使大宋真的收回了,那也会是悬在金国嘴边的一块肉,随时都可以一口将其吞下。</P>

打铁还需自身硬!</P>

只有自己强大了,方才不惧任何人。</P>

但不知老夫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燕云十六州回归的那一天。</P>

想到此处,种师道那双睿智的双眼,不由看了一眼龙椅上的朱元璋,心中喃喃道:</P>

“或许那一天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