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P>
暴富</P>
不提徐阶这个心学老师如何教育弟子。</P>
验天论明发天下之后。</P>
却呈现出南热北冷,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P>
南热不用说了。</P>
虽然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大明学术中心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方。</P>
北方更多是政治中心。这里的学术更多是依附于政治。</P>
不管对周梦臣的学说有多少想法,既然内阁三人联手了打了招呼了。自然没有人在这个上面找周梦臣的麻烦。</P>
当然了,并不是一点影响都没有的。</P>
从全国各地都有人写信给周梦臣。或反驳,或推崇,或质疑,各种观点都有。</P>
不过,以这个时代信息交流的难度,能写得起信,又能托人将书信送到周梦臣手中的人,无不是官员。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的速度。周梦臣接受这些书信的频率并不是太多。根本不影响周梦臣的正常生活。</P>
周梦臣等了数日,等待之中的各种论战,却没有上门。才恍然有一种一拳打到空处的感觉。不知道是庆幸,还是失望。</P>
只能将他的事情放在正事上。</P>
什么正事。</P>
自然是玻璃大规模生产。</P>
军器局是生产军械,玻璃生产自然不可能挂在军器局名下,而今皇帝也不会愿意的。</P>
不过幸好,周梦臣手下还有兵仗局。</P>
兵仗局可是隶属的大内的。</P>
这一段时间之内,周梦臣没有功夫兼顾兵仗局,不过,军器局这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从兵仗局那边调人。不过孟冲也模仿周梦臣的举措,对兵仗局进行了整顿。</P>
而今正好派上用场。</P>
孟冲掌总,冯保协助。</P>
不需要周梦臣多操心。不过,周梦臣提出了一个设想。自然是给玻璃镀银。</P>
玻璃镀银之后,就是一面镜子。</P>
而镀银工艺对大明工匠来说,从来不是什么难事。</P>
很快,一面小镜子就到了周梦臣的手中。虽然周梦臣个人觉得,这个玻璃镜子与他后世用的玻璃镜子有一些不大一样。却不知道什么地方不一样。毕竟在后世玻璃镀银的法子,早就不用了。</P>
自然有一些色泽上的差异。</P>
周梦臣将此物献给嘉靖。</P>
嘉靖刚刚看到的时候,倒是挺喜欢的,但是一听是镀银的。立即好像碰到了毒药一般,二话不说,将扔出去了。</P>
无他,前文也说过,镀金镀银大多数时候都是用到水银的,这是最根本的工艺。</P>
而嘉靖早就得了水银恐惧症。</P>
所以他不仅仅将镜子给扔了,还狠狠的训斥了周梦臣一番。让周梦臣一时间哭笑不得。</P>
不过,皇帝不喜欢。</P>
不代表,别人不喜欢了。</P>
周梦臣将第一批玻璃镜子放在永安店卖。</P>
事实证明,不管是古今,女人都抵挡不了亮晶晶东西的诱惑。</P>
几乎一瞬间,就被抢购一空。</P>
各种镜子,等人高的穿衣镜,半身镜,还有巴掌大的小镜子,各种各样的镜子,只要一生产出来,就销售一空。几乎将程广德都吓住了。</P>
最重要的是,利润太高了。</P>
玻璃的原材料就是房山石英。这个石英矿在冯保看上之后,已经划到大内了。所以就材料上,只有人力成本,没有别的成本。整个一套流程下来。几乎都是人力成本。就成品来说,即便是巴掌大的小镜子,也要一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