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四哥,是他们幼时常常唤的。</P>
皇上听得暖心,给他写下一个“福”字。</P>
“十七弟你看,昨夜或许是喝醉了,写的这几张都不好。”</P>
果郡王仔细端详,确实发现那字写的甚为焦燥,但仍夸道。</P>
“四哥,这两副字气势恢宏,有大家风范。”</P>
皇上一笑,唤苏培盛。</P>
“过去一年,你还算尽心,赏了你吧,去挂在城外宅中,添些喜气。”</P>
苏培盛笑出了满脸的褶子,忙跪下磕头,又求道。</P>
“皇上,还有一幅字,老奴想求给月贵人,那西偏殿寒凉阴暗,还得用皇上的龙气镇一镇。”</P>
“准了,你个老东西。”</P>
听着似骂,那语气却带着欢愉。</P>
…………</P>
紫禁城传来永乐大钟的敲击声,钟声绵绵不绝。</P>
足足敲了一百零八下,以示吉祥。</P>
皇上披了大氅,与果郡王走出内书房。</P>
养心殿,由内殿至外殿,苏培盛带着御前上百名宫女,太监,黑压压跪了一地,山呼。</P>
“万岁,万岁,万万岁。”</P>
“臣弟恭贺皇兄,新春吉祥如意。”</P>
果郡王亦跪下行礼。</P>
龙颜大悦</P>
皇上沉声道:“赏”。</P>
又亲手扶起果郡王。</P>
御驾前往慈宁宫。</P>
慈宁宫外张灯结彩,分外喜兴。</P>
慈宁宫侍卫,宫女,太监又是跪了一地,恭贺帝王新年大吉。</P>
“赏。”</P>
小厦子,王贵,并几个养心殿太监,将备好的福包一一赐下。</P>
普天同庆,新年大安!</P>
太后着吉服坐在罗汉榻上。</P>
皇上与果郡王,跪下请太后圣体安康。</P>
太后起身搀扶,赐座。</P>
“皇儿一片孝心,真乃我大清至仁至孝的表率。”</P>
又指那瓶中红梅,夸奖果郡王。</P>
“老十七有心了,这几日住在宫中,日日都去倚梅园亲手折枝,哀家看这梅花艳丽,病都好了许多。”</P>
又唤竹息。</P>
竹息拿过一卷抄好的“妙法莲花经”过来。</P>
“皇上你看,月贵人尽心尽力为哀家抄写佛经,祈求上苍福泽,哀家真是宽怀啊。”</P>
皇上舒展眉头,亲手接过,仔细观看。</P>
“嗯,月贵人的字,字字如珍珠般绢秀雅致。”</P>
“皇上,哀家想赏那孩子,赏些什么好呢?”</P>
果郡王站起身,坐在太后身边。</P>
太后怜爱地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手心摩挲。</P>
虽然果郡王只是幼时做为人质,放在太后宫中养育。</P>
但太后却极疼爱他,果郡王自幼便与太后亲厚。</P>
“太后,不如赏给新嫂一件狐皮大氅吧,昨天儿臣见宫中嫔妃都着新衣,只有新嫂还穿着单薄的斗篷,甚是可怜。”</P>
“老十七对月贵人印象如何?”</P>
太后问道。</P>
“儿臣曾去静明园给皇兄请安,皇兄不在,儿臣腹中饥饿,是新嫂赏了一碗牛肉面。”</P>
“老十七,那面好吃吗?”</P>
太后笑道。</P>
“好吃啊,太后,苏培盛说那是新嫂亲手给皇兄做的,可见对皇兄一片赤诚。”</P>
“好,就依你。”</P>
太后突然问皇上。</P>
“皇上,月贵人知书达理,为什么把她抛在一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