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郑卫民没有急着回去,他给报社打了个电话。
“喂,请问李开明老师和孙程老师在不在?”这是郑卫民第一次下乡的时候遇到的记者,交情一直在。
电话那头传来了笑声:“李老师!没叫你,人家找李开明的!还有孙程!什么时候你们俩也能被称为老师了?”
被称为老师的时候不多,李开明能想到的就是郑卫民。
把电话接起来,果然是郑卫民。
“哎哟,郑书记!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没呢,李老师,明儿晚上有空没有?请你和孙老师吃个饭,要是你们领导能有空一起过来更好。”
李开明和孙程对视一眼,彼此眼神交换,俱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俩字——有事!
“我和孙程肯定有空,其他人我们问问。”
“那帮我问问?我明天中午再打电话来?”
“行!”
李开明敢去吃郑卫民的饭,因为从认识郑卫民开始,郑卫民就没有不靠谱的时候。
这次请他们,多半是为了原北的苹果吧?他们听说了,这次得给报社搞点福利。
和报社的几个领导说了一下,主编孟峻决定出席一下。
“人不用太多,太多了不好说话。让同志们等着吃苹果就好了。”孟峻不但听说了,他甚至还看见了。
最近发苹果的单位很多,现在苹果还在陆续进京,一定要给报社弄一份。
这不是味道怎么样的问题,这是体现他能力的时刻。
那么多的单位都有,没有的单位不得丢死人?听说这个苹果数量还有限,先到未必能先得,需要和人家打招呼才好使。
听说中纪委高老那边,很多人上门了,甚至表示可以付钱给原北。
报社这边的预算有限,那就和郑卫民多套套交情,总有机会嘛。
打完电话,郑卫民便觉得事情做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等到了饭桌再说。
进了家属院,他看到许多小孩手里拿着苹果在啃。
北大的苹果水准不错,很甜。
像徐淑武这种双职工,可以领两箱;他们只留了一箱,剩下的一箱分了两份,用网兜装了,准备星期天的时候送回家里。
院子里闲聊的大人们少有吃苹果的,他们把这个好东西留给了孩子们。
未婚的小年轻也只有几个人吃,其余的人会选择把苹果给对象送去,或者给一些相熟的好友分一些。
见到他回来,徐鹏程一下子就蹿了过来:“卫民哥,可好吃了。”
郑卫民摸了一下他的脑袋:“不够吃去我那拿,我吃不完。”
徐鹏程很想答应一声,但觉得不太好,哪有人家的水果吃不完的?
徐淑武和郑卫民说道:“别总惯着他,他吃不够的。”
这次的苹果在中秋和新年中间,算是额外的福利,这个福利是郑卫民给学校弄来的,还没花钱,徐淑武也感到脸上有光。
至于明年,学校肯定会选择这种苹果作为福利,因为味道真的很好。
价格方面,有郑卫民在,不会太离谱。
现在学校里的人关心的不是明年的苹果,而是郑卫民挂职结束后会去哪里;刚刚郑卫民回家属院之前,大家还在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