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匹马在村中的路上跑了出去,带起一层灰沙。</P>
一黑一白引起不少人驻足侧目。</P>
李家的几个小子,李寄风不少人都熟悉,常常冷着一张脸,不笑也少与人搭话。</P>
便是那黑衣少年了。</P>
那白衣少年,大家却见得少之又少,知道是李家的那个会读书的小子,但他们不知道人家还会骑马呀!</P>
刚刚从村中穿过,尤其是经过大坳村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凑在一起聊了起来。</P>
“看到了吗?两小伙长得可好看了。咱们这穷山窝,要出金凤凰了!”</P>
“啧啧啧,那穿白衣的是李家的大公子吧!”</P>
“怎么着,黑衣裳的就不是他们家的人呢?”</P>
“白衣那个一看就文质彬彬,那脸嫩出水。”</P>
“黑衣那个也不错,不知道他们说亲了没有?”</P>
马大娘扫了一圈七嘴八舌的人,叹着气准备离开。</P>
就有人拦住了她,“马大娘,你在李家待了那么久,肯定知道他们的情况,快给我们大伙说说。”</P>
马大娘抱着手,左扭开一个人,右扭开另一人。</P>
“我不知道,别问我。”</P>
埋着头就往家走去。</P>
“随便问问,这人怎么回事?”</P>
“你可能不知道吧,她没在人家家里帮工做饭了。</P>
前两天赵大娘也没做了?</P>
这李家是不是不好相与呀!”</P>
小媳妇老嫂子没事就聚在一起聊天,七里八里乱扯一通。</P>
有人问,就会有人答。</P>
至于真实性,她们也不管。</P>
“也许吧!要不然怎么都不去帮忙了。”</P>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P>
花嫂子的婆婆编着个小竹篓,忍不住说了起来。</P>
虽然儿媳妇回家从来不说她那东家的事,但她有眼睛看。</P>
“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媳妇每天上工喜滋滋地去,回来又喜滋滋地回。</P>
那李家可大方了。</P>
每回有多余的饭菜都让带回来。</P>
昨晚还带了一盒糕点,说是李家从云府带回来的,小东家赏的。”</P>
花嫂子夫家姓邹,说话的是邹婆子。</P>
“对呀!”娜嫂子的婆婆石氏也帮腔,“我媳妇每天回来人家都给打发东西。”</P>
她比邹氏的性格火辣一些。</P>
有话也是直说,“是那赵婆子干缺德事,人家不让干了才对。”</P>
两个村挨得近,有什么风吹草动,也都传到了大家耳朵里。</P>
所以大伙多少知道一些。</P>
“哼,老虔婆不安好心,怪不得东家不要。但这关马婆子什么事?她也不干了。”</P>
“这我就不知道了,儿媳妇回来又不说。谁知道呢!”</P>
说了一会儿闲话,大家就散了。</P>
但到底是些什么事,谁也不明白。</P>
有了李寄风和李寄泽去宁海县打探情况,李杳放下了心。</P>
白日陪着苏氏腻歪了一会,就同师父一起去护士队那里。</P>
同师父在村里转了一圈,打过招呼,最后才找上姜晴她们。</P>
正值太阳最大的时候,大伙也都在。</P>
一见到李杳和覃大夫,几人都十分开心。</P>
胡欣、吴惜、黄莺和另一位不爱作声的张茉立马围了上来。</P>
她们亲切又恭敬地喊着覃大夫。</P>
“你们似乎都很不错?”</P>
覃大夫同她们打过招呼,看着她们也很触动。</P>
姑娘们一齐点头。</P>
姜晴最后走上来,手上抱着一本册子。</P>
“覃大夫,杳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