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次日一早,聚灵阵器被用作教具,由苏雪摆上了讲桌。在简单的讲解之后,整个讲堂立时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P>
“看看这符文,真美。”</P>
“天呐,我啥时候能刻出来啊。”</P>
“苏师叔的手笔,当然没话说咯。”</P>
“按理说,并非师叔刻的。”</P>
“乱弹琴!除了师叔,这山上还有谁能刻出这么完美的阵符?”发话之人猛而降低了声调,“就算是宗主大人,怕也刻不出来哟。”</P>
“对呀,你凭什么这么讲?”</P>
“你们想啊,师叔本就是符道大家,能耐是咱们早就见识过的,今日又何必再露身手?多此一举嘛。”</P>
“嘶……倒也是这么个理儿。”</P>
“瞎猜个卵劲,问问不就知道了?”</P>
询问的结果,飞速传遍讲堂。</P>
不少符道天骄,一时汗颜。</P>
气氛,登时就炸了。</P>
议论,随即演变成争论。</P>
“什么,山下人刻的?!”</P>
“师叔,这怎会出自区区杂役之手嘛,您莫要以此来激励我等啊。”</P>
“就是!咱们学了这么久,钻得够深了,也不过摸到个皮毛,真是人比人气死人。”</P>
“我敢赌一块灵石,”还是先前那个被压低的语调,“就这造诣,宗师兄也比不了。”</P>
“同感。”</P>
“嘘——,不要命了?除了连师兄的教诲,宗师兄最受不了此等闲话。这要是传入他耳中,你两个就不是受到作弄那么简单了。”</P>
“对啊,而且我听说,宗师兄近来对天音峰的十三师妹青睐有加,怎会就此甘心被一介杂役比下去?”</P>
“呸呸呸,失言失言。”</P>
“我、我什么也没说。”</P>
“我们什么也没听见。”</P>
这边不说,自有人说。</P>
且类似的说法,可谓花样百出。</P>
宗文阅的脸,早发绿了。</P>
同样绿的,不止他一个。</P>
“宗师兄,”叶舟拉着童泰凑上近前,“别听那些个瞎掰,我们几个是绝对信你的。”</P>
从相貌来看,宗文阅也就二十五六的年纪,没胡子可吹,只能瞪眼,因为紧咬着牙关,腮帮子突起一块来。</P>
“你既在何长老名下,于宗务有涉,”宗文阅压低了嗓音,“可曾听说过此人?”</P>
“就他妈等你这句话。”叶舟窃喜,眼中的奸意乍闪即逝,假意忖了片刻,道:“没记错的话,不久前确实有个新来的。”</P>
“怎见得就是他?”</P>
“招役大典已过数月,若是旁人有此能耐,早被挖掘出来了,断不至于等到今日。”叶舟侃侃而谈,“偏偏他一来,就生了这档子事儿。”</P>
“是不是他都不要紧,我也有些日子没下山了,正好去走走。”宗文阅抽了抽嘴角,“你只管想想,那厮姓甚名谁?”</P>
“叫……”叶舟紧闭双眼,一副苦思模样,“宠渡,地在河心岛上。”</P>
“嗯?”宗文阅额头微蹙,“怎么听着耳熟?”</P>
“咳,能不熟么?”童泰接过话头,“那厮脑袋上,还顶着金乌派的悬红哩,而且是凉城有史以来最高的赏金。”</P>
“是他?”宗文阅眉毛一挑,“早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叩赏之夜,就是因他而起?”</P>
“师兄好记性。”叶舟竖指赞道,“那厮还因此得了个响当当的名号。”</P>
“什么名号?”</P>
“‘凉城最有价值散修’。”</P>
“好,很好。”</P>
“师兄之意,莫非是想……”</P>
“能有什么?你们把他吹得天花乱坠,我手痒,就想跟他切磋两手。”</P>
“师兄切莫冲动。”叶舟一脸诚恳,“那厮真的很难对付,听说金克木与赵洪友联手都不曾将他如何。”</P>
“对对对,”童泰哪里看得穿叶舟的如意算盘,还真以为是劝诫,在旁情真意切地附和着,“虽说只是切磋,并非死斗,却也可见其战力了。”</P>
“我意已决,毋需再言。”宗文阅笑了笑,“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我倒想看看,他是不是真能散得‘最有价值’。”</P>
宗文阅恨意难消,对此后苏雪“人外有人”“共参共进”之类的谆谆告诫全作了耳旁风,若非因为不日后炎窟山的惊变,就要下山来寻宠渡的晦气了。</P>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一贯善于躲在暗处挑拨的叶舟,趁此风向,也有意无意间透露出“宠渡”之名。</P>
童泰见状,乐得添油加醋。</P>
而山上其他弟子,抱着各种心思,也想见见“凉城最有价值散修”是否真长了三头六臂,由此传遍宗内。</P>
一时间,人人论说其人其事。</P>
“山野散修而已,来晚了未经大典选拔,也不晓得怎么混成杂役的。”</P>
“听说救过穆师兄的命来着。”</P>
“那就难怪咯。”</P>
“呀!我想起来了,他就是刘力之前说过的那个‘小龙虾’。”</P>
“哈哈哈哈,还是个红皮儿的?”</P>
“师妹,要不你去尝一口,回头给我们说说肉质如何。”</P>
“咦……多脏啊。”</P>
“就是,给连师兄提鞋也不配。”</P>
一干女弟子口中的连续师兄,在收到这方面的消息时,并没有表现出半分热情,甚至眼皮也没抬,只说了一句。</P>
“蝼蚁之趣,大抵如此。”</P>
就这样,宠渡虽然人在山下,但声名却在山上传播开来。</P>
更是因此,被叶舟成功“借刀”,种下莫名其妙一桩因果,乃至后来在宗门试炼中险些应了宗文阅所言,“散得‘最有价值’。”</P>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P>
至于眼下,宠渡最为挂心的,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P>
吱——</P>
静谧的夜里,响起门轴的转动声。</P>
许是起雾的缘故,这响动显得有些朦胧。</P>
算起来,离那一夜的斗法已有数日,虽然山下风平浪静一片祥和,但毕竟是当事一方,谁知道净妖宗暗里还会不会查、怎么查,宠渡仍旧不敢大意。</P>
透过开起的门缝观望片刻,宠渡照旧用神念扫了扫,确定没有异常,这才轻手轻脚出了草棚。</P>
来到田间,宠渡摸索着找到之前留下的孔洞,将兽骨顺着八个方位分别固定好,并指一道灵力,打在最后布置的那根兽骨上。</P>
玉光,乍闪即逝。</P>
薄雾,轻微波动。</P>
循着阵器间的互相感应,清淡的灵光似一根蚕丝,从那兽骨上射出,穿透雾气,飞速地奔向另一根兽骨。</P>
三两息的工夫,田边另外先后闪烁了七次,等到灵光再次传回宠渡脚下的兽骨,但听一阵细微的嗡鸣。</P>
噌!</P>
聚灵阵,成了。</P>
一层弧形光膜,锅盖似的,罩住了整片灵田。</P>
膜光很弱,即便在晴朗的夜空里也淡不可察,当下与氤氲的薄雾混为一体,就更难被看出异常。</P>
元气本无形,此刻却被光膜从自然气息中剥离出来,飘渺缭绕间,沉入泥土里,渗入嫩芽中,持续滋养着灵植。</P>
“呼……”宠渡吁了一口气,坐在田边盘算着,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将阵器一一收好,径自回屋歇息去了。</P>
雾气渐浓,山下恢复了宁静。</P>
算上今夜,聚气养田已是第三回。</P>
其效果,诚如宠渡所料。</P>
正是这两日的滋养,许久不见动静的灵种开始萌芽,且长势喜人;若在白天观察,会发现连叶片都更为油亮。</P>
要知道,当初于海国卖出手的,可都是废种。有鉴于此,宠渡对眼下取得的成果,还是很满意的。</P>
当然,也有不便之处。</P>
在这山下,就现已摆在明面上的战力来看,宠渡不惧任何人,所以不怕事儿;但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对没所谓的琐事,宠渡也无心过问。</P>
一则,山上总有人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想方设法给自己添堵,一着不慎便可能中套,所以大意不得。</P>
二则,至今存在的问题本就一箩筐,诸如小金娃是否夺舍、妖化什么的,全无头绪,除了打理灵田和必要的应酬,何来多余心力去纠扯?</P>
三则,再有两年,便是杂役考核,总计五十个名额,有机会成为净妖宗的正式弟子,自然是要争上一争的。</P>
因此,宠渡就想好好种田,按时上缴实物租子,如此耗上两年。</P>
说回当下,为免被人发现告密,进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与耽搁,便只能在夜间布阵养田。</P>
然而,要是早知不久后山下发生的那场剧变,宠渡说什么也不会劳心劳力忙这一场了。</P>
次日午后,宠渡紧闭房门,正挥舞朴刀,借此体悟魔古太刀的三式刀意,却察觉到落云子的神念扫来。</P>
“这疑心病……”宠渡暗叹,转瞬间变作了寻常刀法,有模有样地操演两番,猛听得屋外响起一阵脚步声,越来愈近。</P>
与此同时,唔嘛抬头望着木门的方向。</P>
脚步很重,来人的块头必然极大。</P>
所以,不会是穆多海。</P>
——咚咚咚。</P>
叩门声清脆而明亮,不像是以人的肉掌或指节、倒更似用某种硬物敲击出来的,令宠渡第一时间想起了漂流棍。</P>
此刻,门外传来一句咕哝。</P>
“不在么?……不守着自己的地儿,净瞎跑,心可真大。”</P>
“这死胖子,”宠渡闻言暗笑,“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