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学生与老师(1 / 2)

关中七月的天气也进入了盛夏,炎热的天气让众人都打不起精神,百无聊赖的江乐也躲在百丈崖上纳凉。裴老头也赖在了江家,每日忙碌在书楼中,之前只是提供了一些家中藏书供江乐抄录,在见识过书楼后,也就沉迷其中了。

“你这冰镇梅子酒还真不错,还是你小子会享受生活。”

呆在江家已好几天,老头难得从书楼中出来,就爬上了江乐的百丈崖,提起桌上的酒,就毫不客气的毫饮了起来。

“你老现在不是也过上了吗?”

“哈哈!还真是,就是没你小子看得开。你教徒的水平也不错,两位小家伙都成了英才,好生让人羡慕啊!”

这几天与柴二郎和薛仁贵接触下来,老头也被江乐的教徒手段折服了,教出了两位动手能力强,见识宽广的佳徒,有别于传统儒生的呆板模样。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嗯!说起这位,老夫也要为后辈们考虑一下啦!”

“你们河东裴氏也是大族,人才济济,那需要你考虑这些。”

河东裴氏,在大唐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可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可有大唐御用宰相之名,无裴氏不谈唐的美名。老头的子女大多都已成年,年幼的孙子辈也没有适合的,一时间也不知怎么考虑了。

“世家大族也是有亲疏远近的,内部竞争也不轻松。”

老裴年轻时也不清轻,四十岁前都没什么大作为,直到促成李渊自立后,才扶摇直上,站在了臣子的巅峰。

“哦!说起你们裴氏,不知你老可认识一位裴行俭的小辈,听说他自小聪明好学,我倒是有意收他为学生。”

“主动收徒,不像你的作风,裴氏中卷房的小辈,得空我帮你问问。”

“那就劳烦裴老了。”

随着庄子里的学堂已学成一批,自然有留下来为庄中孩子蒙学的先生。柴二郎和薛仁贵也陆续出师了,江乐得找几位看得上眼的学生,来满足自己的执教生涯。其实收徒也是江乐保持与大唐朝堂的一种手段,有了能干的学生,江乐的一些想法就能顺利进行,也能让李家放心。

为了迎接七夕节的到来,江家的两位郡主可是忙坏了,提前向江乐请了几天假,整日往返于长安城和云雾山庄。为了开业时的人气,可是让柴二郎在权贵圈子里大肆宣传了一番,江乐都被她们要求出了十道迷语和一首诗词,为的就是让忘忧楼打响知名度。

已经习惯抄写的江乐,也是信手拈来,提笔就抄写了这首前世读书时必背的千古名词。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