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2 / 2)

锦竹词 霭霭停云 1632 字 9个月前

“老爷要沉得住气,城里的人谈论咱们庄子无非三分热度,过了十天半月决计再想不起来了。”甘氏见他愁苦,走上前笑着劝道:“明个儿派人把运单送去江岸口调换下,另约日子再送,若是那边周转不开,手上那批柳木倒可以先走了货。”

军械在手中一日,冯天富就安不下心来,本盼着赶紧把货运走了了心结,谁成想半路惹出这档子事儿!官府的人三天两头来他这询问,福荣庄也被里里外外搜的透彻,往常用银子疏通人情的法子行不通,也不知惹了上头那尊大佛,像是怀疑他跟掳人案有牵扯一般。

苍天可见,冯天富想挣钱不假,可掳人要银子的主意,真不是他能想的来的!

“等等等,万一官府那边隔阵子来找回麻烦呢?”冯天富攥起肥厚的拳头,狠狠锤着桌子,茶盏都被震的咣咣作响:“这么多眼睛瞅着老子,别说走货,我自己出府转上一圈,身后头就跟着群/交头接耳的,许家案子不完,我这脖子上就一直悬着把刀!”

甘氏又不是通天的佛祖,想的再周全也料不到许家这茬事,嘴上哄着,手上还帮着他捏肩:“您消消气,稍安勿躁啊。”

一番哄劝不顶用,冯天富被那几船货物闹的夜不能寐,思量了会儿,一把抓过茶盏把里头的茶倒入口中,连同茶叶嚼了进肚子,破釜沉舟的道:“妈的,我就不信这个邪,明儿白天就装货运走,光天化日,官府的人还真能是狗鼻子?”

官府中人是没有狗鼻子,可沈昙却像掐指会算似的,在听过沈靖对冯府动向的呈报后,捧起自个儿刚写出的文章,对着上头轻轻吹了口气,墨迹慢慢干透才懒懒开了嗓子:“明个儿全日值守江岸货口,鱼儿要上钩了。”

商陆这回却学聪明,不做那出头椽子,每次都被自家主子嗤笑,好似他天生脑子欠灵光,转过脸挤眉弄眼的和沈靖递眼色,可那位更绝情,看不都看他,颔首对沈昙回了个‘好’字,这场没头没尾的商议戛然而止。

次日撞上阴雨天儿,雨势不大,延绵起伏的群山笼着层雨雾,江岸边除了日常货运的船只,客船减少了一半,零零散散的有人从船上下来,奔跑着到岸不远处的茶棚子里头。

这茶棚是附近的独一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单卖茶水,简单的面食饼子都有,沈昙如上次一样,头顶压着个斗笠,坐着观望外头的情况,还不忘向小二要了两碗面。

当面端上桌时,商陆抹着脸上的雨水也坐到桌边,咂嘴对沈昙道:“公子你真料事如神,沈靖正清点着货物呢,那冯天富居然还亲自过来看,被查到,便吓得坐在地上站都站不起来。”

沈昙点点头,不甚在意的挑了根儿面送到嘴里,凉凉道:“无端浪费月余,他再不从龟壳子里钻出来,我可没这么好的心情陪他玩了。”

日子过得飞快。

山崩之事有了些眉目,圣人瞧着案上的折子,一口气派了五位官员下宜宾,誓要将坏掉的根儿连土都给挖出来,新派的官员接手顾、王两位大人的差事,顾同山接到的急信上说,队伍不日抵达泸州。

断断续续下了阵子雨,天儿愈发炎热起来,泸州附近的荔枝林熟了果子,个个红的娇艳欲滴,压的枝头低垂,有人道当年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便是由泸州加急进贡到长安的,如今还有人专程为这儿的荔枝起了名字,叫妃子笑。

荔枝在开封府也有得卖,便是宫里品相好的,也比不上立在枝下,随手摘来的新鲜香甜。

顾青竹每日吃上几颗,尤嫌不过瘾,有次在半山散步,站在山头眺望城边那抹青绿色的山林轻叹了口气,心内想着,若能身临其境,抬眼就瞧见一树红果,体会那手可摘星辰的妙处多好。

此想法在脑中盘亘没多久,沈昙便提出带着顾四爷和顾青竹他们,去南山荔枝林游玩半日,顺便采上些荔枝买回来,也算不辜负来了趟泸州,回去路上好打打牙祭。

此行游的怡悦,顾青竹自个儿摘得半筐,沈昙却仗着臂膀伤势未痊愈,只捏她筐里的,一路跟着捡漏似的尝着果子,顾青竹自不与他一般见识,回去让颂安洗洗,端去给未能去的父亲和张姨娘。

既然回程的日子差不多定好,张罗行李又成了件头疼事儿,来时简单几个箱笼包袱,眼下可翻了翻儿,收拾起来费事不少。

顾青竹倒也不急,汴梁来的大人和父亲交接还需时间,左右赶在前头一点点弄完便可,所以这日用罢晚膳,着手翻箱收拾东西,先打开的是装贵重物品的匣子,盘点完后不经意一眼,发现盒底有叠书信,待打开来,方才想起临走时,赵怀信追到城外送给她的。

十多封信分毫未动,顾青竹拿着想了想,复又准备塞进匣子,手还没动,耳边却传来了沈昙的声音:“怎么放了那么多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