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饭店此刻处于封锁状态,每日提供简单三餐,一楼大厅不少教职员工落座就餐。</P>
徐妙清得见他出现便迎上前来,陪同一起拿取早饭。</P>
在场教职员工对他兴趣不大。</P>
多日软禁于此心情欠佳,再者同徐妙清熟悉之人很少,对她丈夫更是没有兴趣。</P>
且能参加陪同团的教职员工,在校身份背景都不低,岂能关注基层警员。</P>
徐妙清能入选陪同团是给郑良哲面子,冰城女高不可无人出席。</P>
对此两人反倒清静。</P>
“如何?”徐妙清此刻与池砚舟交谈,比在房间更为方便。</P>
“插科打诨。”</P>
“能应付吗?”</P>
“我言同伙作案……”</P>
“是否所求太过明显?”</P>
“此番只身赴新京只为做一件事,便是证明你的清白,凶手是谁对我不重要,大家心知肚明。”</P>
“只怕他们被你弄的措手不及。”</P>
池砚舟放下手中碗筷道:“依我看潘股长只怕也有想要重新调查的考量,与我之言不会有太大干系。”</P>
目光环视一周,徐妙清问道:“会是谁呢?”</P>
“除你之外,谁都有可能!”</P>
风卷残云将面前食物一扫而净,池砚舟擦了擦嘴。</P>
后靠坐休息问道:“不知中央饭店能封锁几日?”</P>
“听同行教师讲,中央饭店背后是国务总理张景惠和他的七姨太持股,此番行方便配合警察厅封锁以便调查,但买卖岂能长久遭受影响,推测等潘股长锁定几名重点嫌疑人后,便会解除封禁将人带回警察厅调查。”</P>
“七姨太!”</P>
“你想什么呢?”</P>
“都说张景惠是‘官升一级,娶妻一房’,可见所言非虚。”</P>
“羡慕?”徐妙清用秀足在桌下踩了他一脚。</P>
“有你足矣。”</P>
“男人!”</P>
早餐用罢不少人并未回房间,而是在大厅之内交谈。</P>
池砚舟同徐妙清换座酒水吧台,点了一杯饮品。</P>
工作期间,不宜饮酒。</P>
端着饮品闲逛参观中央饭店布局,池砚舟借机询问:“贵部可有安排撤离方案?”</P>
“不存破绽,方可脱身。”</P>
“若不幸遗留破绽呢?”</P>
“前国务院总理兼文教部总长郑孝胥,于3月28日在新京病逝。”</P>
此人便是郑良哲出任冰城女高校长时,提到过的满清遗老代表人物。</P>
热衷复辟!</P>
图谋列强共管!</P>
却都无疾而终。</P>
“满日诚合作矣,迹愈合,神愈离。”便是出自其口。</P>
35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以郑孝胥“倦勤思退”需要养老为名,另换了一个对日方更为忠顺的张景惠接替了他。</P>
但为了掩盖矛盾,郑孝胥下台后,仍被赐给“前官礼遇”。</P>
36年他移居新京柳条路自筑的新宅办学。</P>
近两月前病故!</P>
“他无疑是满清遗老的灵魂人物,如今故去只怕对复辟派打击很大。”</P>
“惊天噩耗!”</P>
池砚舟慢慢品出其中三味。</P>
郑此前是国务兼文教部总长,此次遇害之人是学务司长,中央饭店则恰好是张的产业。</P>
好似一切都被串联起来。</P>
池砚舟轻声说道:“满清遗老遗少顽固复辟派成员,为郑复仇?”</P>
“满清顽固复辟派行为很疯狂,他们所做之事大都令人意想不到,精神支柱倒塌冲动之下杀司长泄愤,影响新任国务总理生意,威慑人走茶凉文教部成员,倒也合理。”</P>
合理?</P>
闹出如此大动静合理吗?</P>
倒也不是说不过去。</P>
早年财政部总长任职期间,伺机复辟清朝。</P>
组织‘冷吟社’纠集清室遗老遗少,以吟诗作赋为名,抒发复辟清室之怀。</P>
后逐渐发展壮大,有所实际行动。</P>
闹出过几次大新闻,后被日方免去财政部大臣,改任闲职皇宫内府大臣。</P>
类似事情数不胜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