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客栈需要与药铺相近。</P>
以便煎煮中药。</P>
早晚煎服倒不耽误日常工作。</P>
将行李放在房间内,两人坐在客栈大厅喝茶。</P>
“我们接下来如何展开调查?”池砚舟用茶杯暖手问道。</P>
“先寻警察署内当年参与任务行动的警员,看他们说法是否一致,从而再去死里逃生的百姓口中探查,曲明当时枪决人员时状态如何。”</P>
“百姓只怕不敢提及?”</P>
“旁敲侧击,委婉一些。”</P>
“明白。”</P>
“再者就是与当地满洲国军接触之下,看当年那些残留敌寇是否有北上机会。”</P>
“那今日我们也需忙碌起来。”池砚舟觉得工作量很大,三天时间较为紧张,不宜浪费。</P>
“喝完茶先去警察署。”</P>
池砚舟端起茶杯一饮而尽道:“完了。”</P>
李衔清看着手中热茶,觉得他是牛饮牡丹,暴殄天物。</P>
这茶可并非客栈内的俗物。</P>
而是李衔清私藏。</P>
在池砚舟迫切期待目光之中,李衔清只能快速将茶水喝完。</P>
起身同行去阿城县警察署。</P>
前两日来过警员自有印象,此番省却不少口舌。</P>
通过警察署警员探查得知,当年任务上面很是看重,曲明计策提出便被采纳。</P>
利用筹粮引诱东北军家中亲人,此举难度很大。</P>
警员甚至怀疑当年抓捕一十八人之中,可能仅有三四人与残余东北军有关。</P>
都是曲明为立功随意抓捕而来。</P>
通过多名警员回忆,言语之间对曲明多有羡慕。</P>
却也不耻他之行径。</P>
晚上从警察署离开,池砚舟先去药铺煎药,后端给李衔清。</P>
等他将药喝下。</P>
池砚舟这才说道:“根据警员说法,曲明当年抓捕的百姓中,很多都是遭受无妄之灾。”</P>
“明日查一查当年被抓人员信息。”</P>
“好。”</P>
“今夜早些休息。”</P>
第二天一早池砚舟主动前去药铺,帮李衔清煎煮中药,昨日已和药铺学徒提前约好,倒不至于遇到不开门的情况。</P>
李衔清喝着热乎汤药,对池砚舟越发满意。</P>
殊不知池砚舟心中时刻盘算,如何取他性命。</P>
今日两人从阿城县离开,去下面屯子内展开调查,依靠牌长等伪治安人员进行。</P>
一日忙碌倒也有些收获。</P>
曲明当年抓捕百姓中,仅是与他有过节的人,便足有八人之多。</P>
“这公报私仇太过明显。”池砚舟回到阿城客栈说道。</P>
“但根据百姓讲述,多是他们事后猜测。”李衔清说道。</P>
风言风语!</P>
以讹传讹!</P>
曲明大开杀戒,事后自是被百姓私下讨论。</P>
这八人说与曲明有过节,也是众人根据往日蛛丝马迹,推断得来。</P>
“假的?”</P>
“空穴不来风。”李衔清觉得真真假假。</P>
今夜喝药后各自回房休息。</P>
这最后一日便是从伪满洲国军方面,进行调查。</P>
当地驻军小队拍着胸脯保证,说当年早就封锁严密,想北上鹅城参加救国军是无稽之谈。</P>
筹粮!</P>
那是怕日后大雪封山困死在林中。</P>
从伪满洲国军驻地离开,回客栈带着行李赶赴火车站,坐上最后一班前往冰城的列车。</P>
池砚舟对车窗边的李衔清说道:“这三日调查所得线索,怎么感觉曲明一事存在蹊跷。”</P>
“你也有所察觉?”</P>
池砚舟自是不想察觉。</P>
可你若一句不提显得奇怪。</P>
再者你提与不提李衔清都会想到,不如主动谈起免得留下破绽。</P>
“曲明抓人公报私仇,东北军残余士兵难逃包围,不正面作战也大概率困死山中。”</P>
李衔清补充说道:“且曲明枪杀之人中,还有当年维持会成员。”</P>
“真有可能设局潜伏?”池砚舟心中难以相信。</P>
可蹊跷确实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