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天文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公开,阿米莉亚和班克罗夫教授在对外的新闻采访中针对性透露‘暗物质恒星’可能存在,毫无疑问在学术界掀起了热烈的反响。
很快,作为韦伯望远镜的拥有者,米国NASA宇航局对外宣布。
他们将于近日调整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观测任务,将更多的观测资源集中到编号命名为JAdES-GS-z13-0、JAdES-GS-z12-0和JAdES-GS-z11-0的三颗星体上,以获取更多更详细更清晰的观测数据,判断这三个星体是否是传说中的暗物质恒星。
抛开华米双方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外,NASA宇航局宣布深入探索寻找暗物质恒星的决定,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为此,AFp法国新闻社的媒体记者找到了隐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附近的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
这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的顶尖物理学家如今已经94岁高龄了,不过身体还算硬朗,也乐于接受外界媒体记者的采访。
当被问及虚空场·暗物质理论和最新发现的疑似暗物质恒星时,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表示。
“早在强电统一理论完成的时候,他便从好友那里了解过徐川教授的虚空场理论相关的概念了。”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这套理论还仅仅只是一个想法,或者说更类似于对宇宙的思考,而不是成型的理论。没想到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他就已经将虚空场论完善到了这个地步。”
“尤其是在暗物质理论的推测和预言上,相关的看法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甚至从某种方面来说....威腾的弦理论可能都没有他那么敢想。”
“无论是暗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还是对大质量暗物质恒星的预言,以及星系中心黑洞等天体结构的解释等等,这些理论听起来都相当的异想天开,但他又从理论上逻辑自洽的构造了整个世界。”
“或许在宇宙中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正是由他提出来的这些东西所构成的也说不定。”
“当然,对于学术界来说,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一项新颖理论的提出。”
“重要的而是我们该如何去验证它。”
“就如同威腾教授的弦理论一样,尽管无论是理论还是数学计算都完美的符合逻辑运算。但至今我们都没有任何的办法证实我们的世界是由一根根的弦构成的。”
“对于徐川教授而言,重要的是想办法通过各种实验去证实自己的理论。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粒子物理学界来说,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粒子信息,只能通过各种侧面的手段来验证这些。”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他到底会怎么做。”
对于如今的物理学界和探测手段来说,除非再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革命性进展,否则暗物质的勘探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浅层的表面。
即便是cRhpc机构利用的高达35tev能级以上的对撞实验初步探测到了暗物质粒子存在的信息,但实际上观测到的只不过是暗物质粒子与质子对撞后产生的‘波动’而已。
如今的cRhpc,利用的是这些波动信息数据区逆推暗物质粒子的属性。就如同考古界考古数百数千年前的古人一般,通过骨骼信息来反向填补面貌,最终模拟出来对方的样子。
而具体数百数千年前的古人到底长什么样,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类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谜题。
除非在未来能够有人发明时光机器,穿梭回数百数千年前,才能够知晓。
而对于现在的暗物质探测也一样,只有进一步升级到能够直接观测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器,人类才能够知道这些占据了宇宙中大部分质量的粒子,到底长什么样子。
站在一名物理学家的角度上,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还是很希望徐川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如果解决的时间能够短一点,能够在他所剩不多的时间中完成让他在临走前看上那么一眼就更好了。
.......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
当然,这是对于等待着cRhpc机构对撞实验结果的人群而言的。
对于cRhpc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正在对不同能级区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各机构物理学家们来说,他们恨不得时间流逝的再缓慢更缓慢一些。
六月中旬,就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结果的时候,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验证对撞实验125tev能级的实验,终于全部完成了。
所有的数据全都上传到了cRhpc机构的数据库中,紧锣密鼓的展开了分析工作。
办公室中,徐川也没有闲着。
相反,对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粒子的对撞探勘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可以说几乎耗费了他所有的时间。
尽管站在了如今他这个高度已经不可能像数年前在cERN那边分析惰性中微子表现象时亲自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了。
这些工作如今都由庞大的cRhpc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代替,但事实上他要做的事情仍然繁多。
毕竟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深入的了解暗物质粒子,对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物质进行全方面的探测。
庞大的数据量决定了他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每一个分段的数据都进行仔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