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后宫风云(1 / 2)

大年初一,不管是民间还是宫中,都极为重视,这是每年的新开始,晚上所用的膳食自然也是每年中最最好的。</P>

南安帝习惯大年初一用家宴,并没有要宴请大臣陪同的意思,故而在祭祀结束之后,回宫的只有他与皇子公主。</P>

紫宸殿内,惠妃与令妃联手筹备的宫宴已经准备妥当,往年四妃同台,今年却只剩下了惠妃与令妃两人,实在是让人唏嘘。</P>

“陛下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来。”</P>

偏殿里,已经等着的后宫妃嫔依着位分坐着歇息,主位分坐惠妃与令妃两人,余下的妃嫔各自落座。</P>

“想必应当在路上了。”</P>

熙贵嫔摸了摸自己的护甲,笑着说:“算算时辰,差不多也该回来了。”</P>

“今日的祭祀应当顺利。”</P>

惠妃接上了熙贵嫔的话,接着说:“约摸还有一刻钟应当就回宫了,太后娘娘那边方才让人传话过来了,待陛下回宫后,歇息片刻再过来。”</P>

“这是应当的。”</P>

令妃点了点头,舟车劳顿,总要歇息一会,距离宫宴吉时左右也还有一个时辰。</P>

妃嫔们的聊天不过也就是这里说说两句,那里说说两句,今日是大年初一,谁也不想寻不开心,找罪受。</P>

小半个时辰后,惠妃与令妃掐着时间,让她们先回宫去换衣服了。</P>

方才得了消息,陛下已经带着几位皇子公主入宫,这会应当已经到了各位妃嫔的寝宫。</P>

存菊宫,内殿。</P>

“儿臣参见母妃,母妃千岁千岁千千岁。”</P>

唐明宁看到芳嫔进宫,连忙恭敬地行了个礼。</P>

“快快起来。”</P>

芳嫔一把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我儿舟车劳顿辛苦啦,饿不饿?冷不冷?”</P>

“不冷,暖和着呢。”</P>

唐明宁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笑着说:“父皇与皇姐都很照顾我,我没有怎么受冻。”</P>

“皇姐?你说的是长公主殿下?”</P>

芳嫔听了这话心头一动,让伺候的人都退下了。</P>

“是呀,母妃。”</P>

唐明宁点了点头,轻笑着说:“母妃,我们,得偿所愿了。”</P>

“等到宁儿长大,不管登基的是谁,我都有护住母妃的能力了。”</P>

“好好好,好啊。”</P>

芳嫔方才收到消息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真实,这会唐明宁坐在自己面前肯定了这个消息,她心头实在是激动不已。</P>

“母妃。”</P>

唐明宁笑得很开心,他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确实是没有兴趣,他之所以一直那么努力,就是想好好照顾芳嫔,让她的后半生有所依靠。</P>

在宫中这么多年,他深刻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南安帝靠不住,母凭子贵。</P>

母妃要得到重视,或者说要在宫中站稳脚跟,只能够依靠自己,等到父皇百年之后,母妃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他一直很努力。</P>

哪怕那些生涩难懂的文字并非他想读懂的,也只能拼尽全力读懂,这样才能够让南安帝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P>

外祖父与舅舅,姨母一直都在逼母妃,让她为他们谋划前程,在自己面前是毕恭毕敬,但对母妃却带着点颐指气使的。</P>

也就是母妃心善,这才没有和她们计较,若是放在自己跟前,少不了一顿板子。</P>

不过母妃既然不想做坏人,那就罢了,这些事由我为她处理。</P>

看起来单纯又小小的唐明宁,远远没有芳嫔心中那么简单,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守护什么。</P>

所以接近唐清璃,也是他的刻意之举。</P>

他确确实实听到了南安帝对唐明荣的厌恶,虽然不知道为何父皇对唐明荣那么讨厌,但既然有了这个可以下手的口子,那他便不会犹豫。</P>

皇姐自然是厌恶唐明荣的,他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唐明荣对皇姐下手,虽然最后被佩兰姑姑发现了,并没有酿成大祸。</P>

但皇姐的眼神,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P>

哪怕如今皇姐面上对唐明荣彬彬有礼,有些时候也会唤他皇弟,可这都是明面上罢了。</P>

唐明宁无心宫斗,也无心争权夺利,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宫中,他实在是厌倦了。</P>

若是可以,他还是想要寻一知心人,护着自己的母后与她,后半生做个逍遥富贵王爷便好。</P>

所以在唐清璃答应他的时候,他不知道有多开心,至于母妃家里人的前途?与他有何关系?</P>

他相信,皇姐会处理好这些东西。</P>

“怎么了?在想什么?”</P>

芳嫔看他有些失神,轻轻地问了一句。</P>

“在想一会宫宴吃什么好吃的。”</P>

唐明宁晃了晃自己的脚,可可爱爱地说:“母妃,我都饿了。”</P>

“你这个小馋猫。”</P>

芳嫔闻言宠溺地笑了笑,柔声说:“你先等一等,这里有糕点,先垫垫肚子,母妃去换个衣服,我们差不多就过去紫宸殿。”</P>

“好呀!”</P>

唐明宁点了点头,笑的开心。</P>

安和宫,惠妃寝宫。</P>

“儿臣参见母妃,母妃千岁千岁千千岁!”</P>

唐明荣送南安帝回养心殿,所有的皇子只有他有这份殊荣,故而他虽然回来的有些晚,但面上还是分外得意的。</P>

“荣儿回来了,快起来。”</P>

惠妃有段时间未曾见到唐明荣了,不自觉便把他扶了起来,看着他有些心疼:“瘦了。”</P>

“没有。”</P>

唐明荣笑了笑,接着说:“母妃,儿臣壮实了不少,没有瘦。”</P>

“你这孩子,快坐,怎么这么晚?”</P>

惠妃听他这话到底没有多说什么,只拉着他坐在了软榻上,问了一句。</P>

“方才送了父皇回养心殿歇息,故而有些晚了。</P>

唐明荣有些得意,补充着:“至于其他人,都各自先回宫了,故而我就晚了一点。”</P>

“你父皇只让你送?”</P>

惠妃一下就抓住了重点,看着她问。</P>

“是。”</P>

唐明荣笑了笑,说:“父皇在路上问了我的功课,而且还问了儿臣当前发生的几件政事。”</P>

“你可都回答了?”</P>

惠妃心下一喜,陛下这是要将储君之位定下了?</P>

“母妃放心,父皇对儿臣很满意。”</P>

唐明荣回忆着方才南安帝对他的态度,笑着说:“他还拍了拍儿臣的肩膀。”</P>

“不错。”</P>

惠妃闻言大喜,她笑着说:“等今日宫宴之后,你便要准备大婚的事情了,到时候说不准是双喜临门。”</P>

“如今唐明德已死,这剩下的人中,自然没有能够与我相争的。”</P>

唐明荣很有自信,接着说:“儿臣如今为长,且政事处理最为熟悉,父皇又给我赐婚,怎么看都应当是我。”</P>

“万万不可大意。”</P>

惠妃摇了摇头,接着说:“虽然如今局势大好,可你还是要保持谦卑,不能让你父皇心生不满。”</P>

“儿臣知道。”</P>

唐明荣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道:“母妃,儿臣有一事想问您。”</P>

“你说。”</P>

惠妃看他这么严肃,不自觉就坐直了身子。</P>

“母妃您应当也收到了消息,皇姐有了五千亲卫,十弟封王了。”</P>

唐明荣看着他,接着说:“按理来说,十弟如今才十岁,封王也对我没有什么威胁,偏生他在父皇面前特别推崇皇姐亲卫一事。”</P>

“五千亲卫,这朝中除了皇姐,还有谁有此殊荣?更何况朝臣反对的时候父皇雷霆大怒,只有十弟站在了父皇面前赞成此事。”</P>

“或许是因为此事,父皇问他要什么赏赐,他那话的意思明显得很,就是想要把自己从储君之位摘出来,此事让儿臣有些意外。”</P>

惠妃听了这话微微蹙眉,轻声问:“你是觉得,此事有问题?”</P>

“我并不怀疑唐明宁对储君之位没有意思,毕竟他平日的表现看得出来,确实是不像对那个位置感兴趣的。”</P>

“他做了这个决定,反应比较大的应该是芳嫔家中的人,尤其是董卓异,他看起来就完全不知道此事,想必唐明宁事先并未与他说过。”</P>

“方才董卓异的脸色极为难看,儿臣看到祭祀结束之后他还想要去寻十弟说些什么,不过并未近身,想必是真不知道此事。”</P>

董卓异乃是芳嫔的生父,如今官拜工部尚书,林家被抄家之后,原为工部侍郎的董卓异才有了机会,升为工部尚书,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不低。</P>

董卓异一共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两个儿子一个是道令,另外一个在军营中谋了个小小的统领,而三个女儿除了芳嫔进宫,其他两个女儿都已经嫁出去了,如今也算是儿孙满堂吧。</P>

他的想法很简单,最好就是唐明宁能够当上太子,哪怕他的位置动不了,那自己两个儿子的位置也能够动一动,而且自己还能够封爵。</P>

可是唐明宁今日这么一折腾,别说是太子之位了,怕是以后参政议政都是个难题。</P>

一个在朝中没有话语权的王爷,能有什么用?这就是董卓异听到唐明宁对南安帝说出那个要求之后脸色铁青的原因。</P>

“倒是稀奇。”</P>

惠妃闻言挑了挑眉,接着说:“不过既然他已经在你父皇面前过了明面,那便对你没有威胁了。”</P>

“是。”</P>

唐明荣点了点头,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日后左右不过是个闲散王爷罢了。</P>

“还有一事,你方才说唐清璃得了亲卫?”</P>

惠妃并未收到这个消息,唐明宁封王的消息传的快,很快就递到了宫中。</P>

“是。”</P>

唐明荣点头,轻声说z:“五千亲卫,归属许三归统领,许三归的官职也升了,如今为正三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