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华亭镇(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389 字 7个月前

“那就是走私,就是违抗圣旨,抵制中枢诰令。晚辈的水师,就是剿灭海盗的!”</P>

杀气腾腾的话语,令萧瑀心底一颤,觉得房俊这一口白牙似乎都在闪闪发光,好似一只饥饿的猛兽正张开血盆大口,面对自己的猎物已经亮出了獠牙。</P>

不过房俊的话说的没错。</P>

市舶司的建立是中枢诰令,是诸位宰相在政事堂商议的结果,经由三省启动程序最终通过,这就是国策!江南士族可以在暗地里玩弄一些手段,打打擦边球,但是若敢公然抵制国策,自有国法纲纪论处。</P>

洞悉世情的萧瑀几乎可以预测,江南士族以后将要面对的将是无比严酷的打击。</P>

因为早已将海贸视为禁脔的江南士族,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己嘴里的肉送给房俊的……</P>

轻轻一叹,萧瑀颓然道:“即是如此,老夫自将二郎的话语带到便是,如何取舍,自有他们自己决断。不过无论各家如何决定,萧氏一族都将全力拥护陛下的旨意、中枢的诰令,定然对二郎不遗余力的支持。”</P>

大唐日渐昌盛,国运昌隆,顺势而为,方才是保全之道。若是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罔顾大势所趋,必是破败之途,智者所不为也。</P>

*****</P>

五牙战舰为首的水师船队浩浩荡荡沿江而下,直至出海口处,方才拐入一条向南的水道。</P>

此处便是吴淞口。</P>

吴淞江,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P>

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长江入海口仍被叫作吴淞口,实则若是改为“黄浦口”更恰当一些……</P>

不过现在的吴淞江依然是吴地的最重要河流,水量丰沛,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绝非日后安静秀气全无气魄的苏州河可比,河口最宽处呈喇叭型,望之有二十里宽阔,水面茫茫,素有“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之称。</P>

五牙战舰沿着河口溯流而上,水面尚算宽阔,但毕竟多年未曾疏浚,致使河床有些淤积,进入水道之后便有派往前方的测量船不停的测量水深、河床宽度,避免船体厚重吃水甚深的五牙战舰搁浅。</P>

房俊立在船头,看着浩荡的水面,两岸荒凉的盐碱地上一汪汪水洼,以及遍布的高高的蒿草,充满了沧海桑田时空错乱的茫然。</P>

这里就是黄歇浦,属于华亭镇范围。</P>

若是沿此河道继续溯流而上,由分岔的河流转入另一条河道黄浦江,便是日后上海的所在。</P>

目光极处,千年之后的那一片灯红酒绿、放歌跑马的繁华都市,似乎一袭矗立于眼前。</P>

嗯,左侧沿江可以有一条大道,右侧可以有一座塔,只是塔身之上串联两个圆球的诡异形状是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弄出来的,更别说那四百六十八米的高度……</P>

时空溯流,物非人也非!</P>

船形水上,烟波浩荡。</P>

一刻钟之后,便见到一座水寨立于西岸,只是远远望去规模不小却甚是残破,星星寥寥几条水师战船横七竖八的靠在码头处。倒是无数的巨大木料被堆放在水寨不远处的岸边,甚是显眼,仿若一座巨大的木山。</P>

东晋咸和年间,虞潭﹑袁山松先后在吴淞江口修筑沪渎垒,守护苏州东翼,即便到了南朝之时,亦是军事重镇。隋朝攻灭南朝之后,在此设立军镇,名为华亭镇,派水师驻守江口,拱卫苏州。</P>

唐朝军制大多承袭自前隋,华亭镇的驻军也只是换了一套军装换了一套旗帜,依旧驻守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