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公见他只是发愣不说话,倒也不穷追猛打,而是继续道:</P>
“鱼鳞册是对各州府土地进行丈量后绘制的图册;因每家每户的的土地鳞次栉比,状如鱼鳞,故而得名。</P>
这个,大司徒应该也不陌生吧?”</P>
“……”</P>
钱谦益早知道张慎言留给自己的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他肯定不会接手。</P>
此时,观察到隆武帝正等着自己回复,他不得不硬着头皮道:</P>
“陛下,您有所不知。</P>
如今,地方上土地兼并和户口隐瞒现象严重。</P>
如果按照黄册和鱼鳞册去征丁税和田赋,无异于缘木求鱼!”</P>
隆武帝听了此话,心中有些失望,遂开口道:</P>
“那钱爱卿有何教朕?”</P>
“臣……臣……也无良策!”</P>
“……”</P>
看着隆武一脸失望的表情,曹化淳知道是自己出手的时候了。</P>
他立即上前进言道:</P>
“陛下,您也不必过分担忧。</P>
奴婢倒是拟了个条陈,试言改革财税措施,请陛下御览!”</P>
隆武帝没想到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今天能带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忙接过条陈,边看边对着曹化淳吩咐道:</P>
“大伴,朕果然没看错你。</P>
你仔细说说,如此改善赋税?”</P>
曹公公立马回禀道:</P>
“奴婢的计策,其一是议罪银。</P>
我大明自太祖之时,就有罚钱代罪之说。</P>
洪武三十年之后,更是除十恶不赦之罪外,一切罪责都可通过罚钱来折减。</P>
只是,过去议罪银制度,没有具体的章程;只要有了标准后,自然可以为国库增收。”</P>
说到这里,曹公公阴森森的盯着钱谦益,意有所指的道:</P>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P>
为了收议罪银,自然是要找贪官污吏的。</P>
所以,奴婢建议:</P>
改定期京察为随机突检;并且,官员因故离任、致仕,都需要进行离任考核。</P>
此外,还应该派出番子,清查各地的仓库;如有亏空,必须让主管官员自掏腰包补齐!”</P>
隆武帝一听,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叹道:</P>
“大伴真是高明。</P>
突检自然能让贪官污吏无所遁形。</P>
他们即便是想离任,也有相应的检查在等着,基本堵死了后路。</P>
这一条实乃金科玉律,朕准了!”</P>
曹化淳得了小皇帝的赞赏,笑得见牙不见眼,继续开口道:</P>
“奴婢的第二条措施,就是整顿盐政。</P>
食盐为大明重要的税收来源。</P>
过去,盐引都是由户部来印刷发放,导致个别官员与盐商勾结,损公肥私,滋生出无数硕鼠。</P>
奴婢以为,户部印刷的盐引,必须由内庭加盖印戳,方能流通。</P>
这样,陛下才能掌握实际盐引的发放、流通数,从而消除空文虚引等瞒报情况。”</P>
隆武帝自然知道盐铁专卖对财税的影响。</P>
听了曹化淳的话之后,他含笑点了点头道:</P>
“好好!</P>
大伴果然是朕的管仲、孔明。</P>
你还有何良策,快快道来!”</P>
“奴婢的第三策,就是查田!”</P>
此时,一直在一旁扮木头人的钱谦益,唬了一跳。</P>
他再也坐不住了,立马跪倒道:</P>
“陛下,此议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