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自有帝王像,</P>
人多地少轮不上。</P>
凤凰褪毛不如鸡,</P>
虎落平川被犬欺。</P>
若想命运有转机,</P>
高人指路袁布衣……</P>
铁口神断,不准不要钱喽!”</P>
……</P>
车辚辚,马萧萧。</P>
一队饥疲的士卒,正在向太原行进着。</P>
他们正是从宁武关溃逃回来的大顺军。</P>
……</P>
最近,李自成憔悴了很多:</P>
五十万大军东征,结果却征了个寂寞:</P>
白白损失了三十多万人手不说;倚重的一个个大将,都离自己而去。</P>
刘芳亮身死敌手,袁宗第杳无音讯,刘宗敏至今未归……</P>
这一切都让他心神不宁!</P>
由于东征是顾君恩制定的策略;遇到如此的挫折,李自成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信重他了。</P>
此时,大顺军内部冒出来的,是宋献策!</P>
这位宋神相,博览群书,非常精通术数;他长期云游四方,以江湖术士自居,为他人占卜吉凶祸福。</P>
自从他被推荐给李自成后,最着名的就是提出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P>
这一句,跟李世民造反时的那句“十八子坐天下”,几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
就这样,靠着碰瓷二凤,这位宋献策也算是扶摇直上。</P>
不过,李自成过往还是拎得清,知道光有江湖术士那一套,是无法画个圈圈诅咒死崇祯,进而让自己取而代之。</P>
所以,军事上的决策,他还是更多倚重顾君恩。</P>
但这次的大败加上顾君恩好友李岩的叛离,都让他开始疑神疑鬼。</P>
此时,他更加信任宋神相;但凡战役战斗计划,都开始征求他的意见。</P>
其实想想,都挺为顾君恩叫屈的。</P>
李自成的行为,与当初的汉文帝有何异:</P>
他们都是:</P>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P>
……</P>
关于行军的事,宋献策与顾君恩产生了分歧:</P>
一个坚持原计划,准备绕道宁武关,进攻大同,继续东征;一个则认为应该回太原,休养生息后再行东征。</P>
李自成也是犹豫不决。</P>
正好,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个相士,说的又是诸如“帝王命”等震撼人心的话,不由得引起了他的注意。</P>
就这样,队伍中的一员裨将在李自成的示意下,就拦住了这位相士。</P>
“算命的,你过来!”</P>
“嗷,军爷,您叫我呢?来啦!”</P>
这个假扮的相士,正是袁步屈。</P>
他在脑门的伤口处点了个黑痣,手中拿着一块“铁口神断”的招牌,一路小跑的走了过来。</P>
“军爷,你是测凶吉、祸福还是其他?”</P>
裨将开口道:</P>
“少啰嗦!</P>
你先说说,我们是去太原好,还是大同好?”</P>
袁步屈干笑着道:</P>
“军爷,您这不是难为小人吗?</P>
这行军打仗是大事,小人哪敢随便插嘴?”</P>
裨将听了,顿时不耐烦的抽出腰刀,大声呵斥道:</P>
“叫你说,你就说!</P>
实话告诉你,站在我身边的,正是宋献策宋神相。</P>
他可是能请神灵附身,指点我们趋利避害的活神仙。</P>
在这样的大方家面前,但凡你有一句不尽不实不准的,老子一刀剁了你!”</P>
袁步屈闻听此言,不由得打量了旁边的宋献策一眼。</P>
只见这位宋术士个子不高,人也精瘦,一看就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P>
他暗暗提起小心,心想:</P>
这位长得抽象,穿着不伦不类,浑身营造一股神秘感,果然懂得术士的行骗要诀。</P>
嗯,是个劲敌!</P>
不过,他还是满脸含笑,客套一番道:</P>
“宋神相一看就是高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