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流产的敕封(2 / 2)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京城很快就遍布了朱华奎是伪王的消息。</P>

与万历时期不一样,这次不仅有人证,竟然还出现了楚恭王妃的衣带诏。</P>

正满心欢喜等着王国梓来救驾的崇祯,一下子就被这个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P>

他让王承恩通过东厂做了核实,消息竟然并非空穴来风。</P>

一时间,他又犹豫了!</P>

这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他肯定要压下这件事,以免对楚藩勤王带来不便。</P>

另一方面,他对朱华奎之流混淆王室血脉,也是无比的愤怒,恨不能亲手灭了他们!</P>

……</P>

似乎知道崇祯的反应一般,左都御史房可壮和河南道张煊联名求见。</P>

两位大臣过来的目的很明确:</P>

对付越来越紧迫的流寇是当务之急;对于伪楚王案,此时不是重审翻供的好时机。</P>

他朱华奎是真楚王也好,他得担负起宗室的责任;即便他是伪王,那做戏也得做全套了!</P>

崇祯帝很显然被说服了,觉得还是捏着鼻子认下朱华奎得了。</P>

“那吴爱卿在密折中提及的敕封郡主为公主之事,二位爱卿怎么看?”</P>

房可壮直接道:</P>

“陛下,我朝也曾有过太后认藩王郡主为义女的成例。</P>

不如,让皇后认下朱凤德为义女,岂不是两全其美。</P>

一方面,公主是天家的女儿,那王国梓就成了您的女婿。</P>

让半子进京勤王,更加的名正言顺。</P>

另一方面,既然郡主已经成了陛下的掌上明珠,那就和楚王无关。</P>

到那时,楚王是不是异姓伪王,又有什么影响呢!”</P>

崇祯明白房可壮说的有点强词夺理;但如果没人捅开这层窗户纸,确实也不失为一个法子。</P>

可是,在崇祯帝看来理所当然,却受到了朝堂上衮衮诸公的一致反对。</P>

隔天的朝会上,陈演及其党羽就集体跳出来,请崇祯彻查当年的伪楚王案。</P>

昨晚还在粉头的胸脯上不停拱而拱的吏部天官,此时化身为道德天尊,一脸严肃的道:</P>

“陛下!</P>

大明自成祖以来,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P>

如果陛下为了让一个藩镇进京勤王,而枉顾历朝先皇的心血;那老臣立马就撞死在这柱子上!”</P>

崇祯帝脸色发黑的看着吏部尚书,正想说一句:</P>

你倒是撞呀,朕肯定给你死后哀荣!</P>

不过,天官的话,犹如吹响了集结号一般,陈演的党羽纷纷跪地道:</P>

“请陛下三思!”</P>

看着崇祯面色铁青的坐在宝座上,房可壮无奈的开口道:</P>

“各位大臣,伪楚王案和义士进京勤王是两码事,岂可相提并论!”</P>

一旁的礼部尚书跳了出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道:</P>

“房大人,你怎可睁着眼睛说瞎话!</P>

朱华奎是伪王,那王国梓也犯了欺君之罪。</P>

一个戴罪之身的人,又怎能称得上义士!</P>

天下的义士,难道如此不值钱?!”</P>

又一个官员跳出来道:</P>

“臣要弹劾左都御史房可壮,他枉顾事情、蛊惑圣上!”</P>

“臣也弹劾房大人,他结党营私……”</P>

“臣也要……”</P>

一时间,房可壮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P>

这时候,崇祯脸色铁青的怒吼道:</P>

“够了!</P>

关于吴珄的密折,容后再议!</P>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