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爷,你知道这条河叫什么吗?”</P>
“这不是大港吗?”</P>
“以前是,现在它叫忘川河!”</P>
说完,还不等王允成反应,水生就使出全身的力道,对着船上新补的那处缺口狠狠凿了下去。</P>
等船破了一个大洞、河水开始倒灌后,他立马纵身一跃,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中,片刻后就消失不见了。</P>
此时,王允成彻底傻了眼。</P>
看到船倾覆在即,他也慌里慌张的跳下了船。</P>
到了水中,他才发现自己的腿好像抽筋了;而且,身上的甲胄浸了水后,显得是那么的沉重。</P>
他双手扑腾着,拼命想要伸长脖子;但却无济于事!</P>
这时候,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P>
他感觉自己的腿脖子一紧,似乎缠上了什么东西。</P>
王允成吓得大骇,连忙向岸上的追兵求救,张嘴却只灌入了好几口水。</P>
接着,他整个人都被拖入了水中……</P>
过了片刻后,水面鼓起了水泡,水生终于露出了水面。</P>
他奋力游到了岸,继而跪倒在地,眼含热泪的道:</P>
“爹,我给你报仇了!”</P>
……</P>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P>
当崔文荣将王允成的头颅送到大冶的时候,守城的李千户连一个挣扎都没有,就开城跪迎了。</P>
这让想着建功立业的崔文荣,很是不得劲。</P>
有时候,战争也是需要对手的。</P>
如果对方都不反抗和挣扎,那还有什么乐趣和快感可言!</P>
……</P>
经过这一场骑脸输出式的战斗,王国梓顺理成章的接手了大冶,扩大了自己的地盘。</P>
他将王允成的头颅作为礼物,送到了钦差行辕。</P>
很难想象,吴珄是怀着何种的心情,接下了这份“厚礼”。</P>
感谢?</P>
估计吴钦差心中有一万句麻卖批要说;王国梓此举,难道不是在杀鸡儆猴嘛!</P>
憎恶?</P>
那倒也不至于!</P>
再怎么说,王允成也是崇祯皇帝欲除之而后快的人。</P>
他的人头,还是有点价值的!</P>
至于王国梓再一次干预大冶县令的任命,吴珄只得心宽的捏着鼻子认了!</P>
……</P>
在王国梓消化大冶的时候,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P>
给了孙传庭几个月时间训练新兵,崇祯帝终于下旨,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准备调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七省明军十余万人,进攻李自成。</P>
孙传庭接到任命后不敢怠慢,于八月初六出潼关,并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P>
他在北方亲率主力,以总兵牛成虎为前锋,高杰为中军,王定、官抚民为后继,白广恩统“火车”营,出潼关、趋洛阳,会合河南明军陈永福、卜从善部,转攻汝宁。</P>
在南边,命平贼将军左良玉率兵自九江趋汝宁,夹击农民军。</P>
在西边,命令四川总兵秦翼明率兵出商、雒,进行策应。</P>
他的计划很明确:</P>
三路合击,会攻汝、襄,歼灭李自成的主力。</P>
这份参战计划中,本来还有王国梓的一份:</P>
他将作为一支偏师,和左良玉一起北上。</P>
不用他出面,楚王和吴珄就连夜写折子,反对这项乱命!</P>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P>
河南的李自成部,固然是心腹大患;但跑到长沙的张献忠,那也不得不防。</P>
有了王国梓坐镇汉阳,张献忠投鼠忌器,就不敢北上了。</P>
崇祯问过孙传庭的意见后,也认可了这种说辞,取消了王国梓北上的命令。</P>
在他们师徒看来,汉阳也就那点兵力;对大局来说,这只偏师实在是无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