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被逼无奈(1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074 字 1个月前

刚过三更天,全营就按照林经略的命令,各自就位,等待倭兵的偷袭。

但是眼看着四更天都快过完了,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林泰来心里也不由得疑惑起来,难道自己预判失败,倭兵今晚不来偷袭了?

没道理啊,自己已经尽力模仿倭国公卿姿势,摆出如此逼真的视战争如儿戏的轻敌样子,以倭将的习性,怎么可能不想着偷袭一下?

而且锅岛直茂也曾经靠着偷袭大破强敌,从人性角度来说,潜意识里都会相信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且还想复制一遍。

时间到了五更过半,林泰来已经开始考虑,如果真的预判失败,明日见了众将时,应该如何靠演技找回脸面。

是应该闭眼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是要举手大喊一声“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前一个表演风格更内敛,偏向于体验派的表演体系,后一个更外放,偏向于表现派的表演体系,各有所长。

至于之前白天出阵时的浮华场面,则属于传统舞台戏剧的表演体系,将套路化、程式化的表现和体验相结合,引发观众情绪上的共鸣。

正当林经略思考演技问题时,突然从外面传来了呼喊喧哗声音!

不用问就知道,这情况肯定是敌袭!

林泰来立刻站了起来,对达云下令“出发!各营按计划行事!”

达云问道“不先向吴惟忠问问情况么?”

按照原定计划,戚家军老将吴惟忠率领本部兵力负责守营兼正面迎战偷袭倭兵。

林泰来回应道“现在抓紧时间出动,不用浪费时间等待吴惟忠的汇报了!

以倭人的习惯,前来偷袭的倭兵数量应当大致在一千人左右,撑死超不过一千五百人。

再多的话,倭将就舍不得投入了,而且人数太多反而不利于隐匿行踪。

而吴惟忠营有三千步兵,还有叶邦荣营的马兵配合包抄,如果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还搞不定一千倭兵,那就全部自裁吧!”

随即林泰来和达云冲出大帐,带着一千亲卫绕开了与来袭倭兵厮杀的正面,翻身上马从军营侧面迂回出去。

恰好奉命攻打咸兴北城门的杨登山也从这边出军营,林泰来就在杨登山营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杨参将看着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林经略,不知为何,心里有点慌。

经略公不会又反悔了,想要抢夺门之功吧?

想到这里,杨登山纵马来到林经略身前,在马上行个礼后问道“经略也要一起去夺门么?”

林泰来非常肯定的答道“攻打城门洞的任务就是你的,本部院绝对不抢你的任务,你大可放心去进攻!”

听到经略公的再次承诺,杨登山稍稍安了心。

而后林泰来忽然又问“今晚北城这边的部署,你告知麻贵没有?”

杨登山答道“因为先前不能确定是否真有敌袭,所以没有通知南城大营。”

今晚自己负责攻打城门,很有可能拿下首功,何必提前通知麻贵那边?

万一麻总兵趁着北城这边开打,在南城发动猛攻,比自己还先破城怎么办?

林经略对此也没多说什么,“不通知也没事,等北城这边打起来后,麻贵那边自然就知道了。

不要拖延时间了,迅速冲到城门,上吧!等着你杀进城中!”

此时倭军守将锅岛直茂正站在城门楼上,尽力眺望着明军北营方向。

虽然完全看不清具体情况,只能看出营地乱了起来,并且在本该寂静的夜空中隐约约听到厮杀声。

如果再年轻一二十岁,为了巨大的功名,锅岛直茂就敢亲自带队夜袭大明总帅了。

只可惜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年过半百,已经没有足够的武力和体力,只能站在这里目送夜袭队伍出发。

至于结果,大概也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夜袭成功,明军北营崩溃,城中预备队就要趁机杀出扩大战果。

另一种就是夜袭失败,全军覆没,出阵兵力不可能再回来,那么城门这边就要迅速重新用木石堵上。

正当锅岛直茂等待结果时,忽然听到了密集的马蹄声音。

这是什么?锅岛直茂心内大惊,拼命用眼力向着城外扫描。

却见在月光下,大批大批的骑兵突然从远处的黑幕中冲出来。

锅岛直茂险些魂飞魄散,这肯定是明军骑兵!今晚竟然出现了第三种结果!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锅岛直茂立刻判断出,一定是明军对于被夜袭早有准备,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飞速分兵来夺取城门!

至于出城夜袭明军大营的一千兵将,不用想,肯定回不来了!

在明军有所准备的前提下,夜袭兵将必定全军覆没。

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北门绝对不能丢,一旦丢了城门,一切也就完了!

故而没有别的选择,必须不惜代价的击退眼前明军,然后重新把城门堵上!

就算出城兵将没有全军覆没,也不可能为了几个残兵冒险“留门”!

做出了最准确的形势判断后,锅岛直茂也不在城门楼观察了,亲自下去到北城门的门洞指挥退敌。

在这样至关重要,甚至生死攸关的场合,他不敢相信别人。

北城这边剩余的精锐,也全部聚集到门洞这边死守!

从城墙马道上冲下来的锅岛直茂对着部众高呼道“全城生死存亡,在此一门!全军务必死战不退!”

杨登山领着本部兵马,飞快的翻身下马,熟练的结阵,以巨盾为前排,杀向门洞。

但是却遭受了超乎想象的激烈防御,几次冲击,都没有在门洞内站住脚。

虽然杨参将之前并未与倭兵打过交道,但经过林经略孜孜不倦的科普,以及平壤战役的经验总结报告,杨参将对倭兵的战法还是比较了解的。

可是他没想到,倭兵在城门洞的抵抗防守如此强硬。

杨参将不由得产生了些许迷惑,不是说倭兵战斗力并不强,只要没有掩体,倭兵就是废渣么?

又掠阵片刻后,杨参将忽然明白,城门洞这种地形实在太踏马的适合倭兵了!

倭军依仗娴熟的火铳兵列,很容易对城门洞这片狭小地域进行集火射击。

虽然三声之后,火铳兵需要较长时间重新装填,但在这种特殊地形下,己方也无法抓住空隙,用骑兵进行冲脸输出。

而倭兵却可以凭借少量精锐武士,在这时死死的守卫门洞,等待火铳兵重新装填完毕。

所以在门洞拉锯战这种特殊背景下,倭兵的战斗力相当于获得了几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