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文臣反感(2 / 2)

“今日战祸虽还未降临我大周,但来日就说不准了。若是陛下还如此这般,兴兵布武,大周战端再起,并不是一句空话。”</P>

柴宗训面不改色,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绿衣小官。从表情上来看,柴宗训倒是没有在意此人所言,不过站在尚书之列的陈靖,内心却没有柴宗训这么平静。</P>

史载陈靖多谋划决策,建树颇多,尤其是在农事方面。他曾对表章加以编录,取名为《劝农奏议》,其中不少被后人冠以“名臣奏议”,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P>

此新进官员还是农业部尚书陈靖亲自挑选的,就是看在他对农桑之事,颇有见解。不料,此人为官的时日不长,胆子却不小。</P>

武将这些年来在外征战,明面上来看他们确实颇得圣宠,但想深一层,他们的战场无一处是在大周境内,不仅没有令大周百姓深陷战祸,反而还替大周挣得了不少好处。</P>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自从大周顺势拿下日本后,随之而来的好处那是数不胜数,金银、女工乃至于实打实的土地。虽说柴宗训最后将日本改做东女郡国,但派去任职的女官,哪一个不与大周朝臣沾亲带故,肥水始终没有流向外人田。</P>

就连这名官员口中的西喀喇汗国也不是没有一丁点过错,就冲着他们在背地里尽捡大周剩下的好处,就算是陈靖这帮文臣也不愿意轻易放过他们。</P>

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日进斗金,汴京城哪家权贵不眼红,不少文臣也多少掺了一点股,自然不会对李重进的所作所为多说一句。</P>

不然就冲着柴宗训如此这般重用武将,王溥与吕胤第一个就不答应。</P>

陈靖眼瞧着这名官员越说越起劲,忍不住死死地瞪了他一眼,并示意他点到为止,莫要再说了。</P>

可这名官员好似没看见陈靖一样,仍在滔滔不绝地数落着数年来,大周军队“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甚至在言语中,还指出柴宗训颠覆了历朝历代以来的华夷之分,尽将眼光放在蛮夷的地盘上,实在不是一个兼济天下的仁君。</P>

“陛下,我大周泱泱大国,何至于与这些小国争利,区区蛮荒之地,也值得我大周跨越万里、出兵夺地?还望陛下莫要本末倒置,以大周臣民为先。”</P>

随着这名官员沉重的磕头声落地,满殿朝臣无一人说话,众人皆等着柴宗训的反应。</P>

“你是农业部的官员?”</P>

“回陛下,正是。”</P>

“那你说说看,去岁我大周农税进项几何?岭南之地瓜果品类又有哪几种?近几年鄱阳湖清淤又多出了多少亩田地?”</P>

“臣……臣……”</P>

柴宗训缓步走到这名官员的面前,看着方才义正言辞,最后却又退却一旁的几名官员。</P>

“他比起你们,还算是有点胆气,但作为农业部的新进官员,连朕的疑问都无法作答,又有什么资格说是为了大周百姓来质问朕。”</P>

柴宗训绕着他们走了一圈,又回到了龙椅旁,但他并没有坐下,而是手扶着椅背,静静地站立着。</P>

“你们这些文臣的读书之苦,与武将的征伐之苦,在朕看来全都不值一提。古今天下兴亡,最苦的都是百姓,朕在税制改革中,虽已免除了百姓的人丁税,但朕知道,百姓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各种名目的税收压在他们身上,使得百姓千百年来都没有几天安稳日子。”</P>

柴宗训转过身来面对着满殿朝臣,说出了历代帝王从未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