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自古以来针对官制的改革,大多数都成效显着,臣赞成!”</P>
“陛下,莫不要听此悖逆之言,汉承秦制,又置分封,导致七国之乱;东汉唐末任用宦官理政管军,皆是祸国之举,臣不知陛下是否要弃文臣于不顾,万望陛下三思而后行。”</P>
“陛下,数代以来官制松散不成定制,若我大周决意改革,定下王朝千百年基业之根,臣举双手赞成!”</P>
……</P>
今日在朝堂上的文臣,不论其职衔高低,每个人都站出来说了几句话,除了前几日已在柴宗训处被说服了的范质等人,大家都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卿等的心意,朕已大致明了。朕今日在此问策,只有一个目的:如何改?至于某些大臣针对是否改革所作的发言,朕一概不追究。如果有人确实觉得不应改革,明日便可以不用来了,自向所在职司去职,此次挂职离去不必经过朕。”</P>
诸臣一听,柴宗训这是下定决心,执意要改革了。文臣不如武将,手中没有会被帝王忌惮的兵权,文臣只是一介书生,如何奈何得了大权在握的天子?</P>
“陛下,您就不怕史笔如刀吗?”又是一名不怕死的谏官站了出来,他依然想作最后一番挣扎。</P>
“卿此话差矣,朕的改革之心万事皆不可阻挡,朕的初心是为了大周百姓,为了百年,甚至千年后的大周,朕相信这是一件利于江山社稷之举。若是改革后,百姓见到我大周官员皆勤政以爱民、清廉以为官,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卿手中的史笔只能证明你的愚蠢。”</P>
这名谏官语塞了,他不知该如何作答。若是柴宗训的改革成功了,那他无论写下任何文字,确实只能证明反对柴宗训的他是多么愚蠢,更何况这位陛下还有改革成功的案例在前。</P>
“臣赞成改革。”谏官说完这句话后,默默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P>
昭武十一年初的这场朝堂辩论,被后世称为“昭武问策之辩”,也是柴宗训为了改革中央以及地方官制所做的舆论准备。</P>
后世有不少史学家试图找到反对这一场改革的历史文献,但是却没有找到一个字,就连野史也对此次改革持中立或正面评价。</P>
数代以来的政权,大多由方镇起家,当时就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种情况:“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新朝皇帝及其官僚骨干,往往就是昔日最有兵权的节度使和他们的幕僚。</P>
如今,上述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此前的军改也算是为柴宗训奠定了一定的变革支持基础,如今他兵权在握,怎么可能会害怕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P>
此外,柴宗训此时此刻改革官制,正是考虑到不必正面与西辽东丹对峙,才有时间腾出手来做这件事,等到改革事成之日再与两国较量,定是事半功倍。</P>
今日这个官制,柴宗训是非改不可。并且,这还只是柴宗训帝王生涯其中的一次改革而已。往后的数十年里,柴宗训几乎将大周从内到外翻新了个遍。